1. 简单百科
  2. 口袋经济学

口袋经济学

口袋经济学是一种将资金从个人的一个口袋转移到另一个口袋以增加国家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的经济学形式。这一概念由陈世清提出,他在多个领域进行了跨学科研究并在学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定义

口袋经济学是指通过将资金从个人的一个口袋转移到另一个口袋来增加国家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的一种经济学形式。这种经济学模式不仅被赋予了“经济学”的标签,还被视为“主流经济学”,各级政府官员为了提升政绩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而人为增加了“流通”和“交易”环节。然而,这种经济学范式并未真正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加。

特征

口袋经济学的特点在于其“搬运”和“填充”两个方面。它不仅是简单的资金转移,还包括了货币经济学、价格经济学、金钱经济学等各种面向货币的经济学分支。在这种经济学视角下,市场经济被理解为货币化、价格化、“产业化”以及整个社会的“产业化”。人们幸福感的标准也被简化为赚取更多金钱和充实钱包的程度。为了维持快速的GDP增长,政府可能会人为扩大统计范围,甚至将不应产业化的领域货币化或产业化。此外,利用金融产品虚拟化和流动性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旗号下,通过进出口和外汇进出的方式,人为制造和放大GDP统计数据来源,也是一种口袋经济学的表现。例如,医疗和教育的产业化,收取档案保管费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尽可能将公共服务纳入收费范围的做法,都属于口袋经济学。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和比较GDP增长率,通过各种手段人为制造泡沫GDP,如高价出售土地和房屋,反复操作以使GDP数据大幅上升,这也是口袋经济学的例子。根据口袋经济学的统计方法,如果人为增加“流通”和“交易”环节,就能增加国民收入和GDP总量。因此,即使是在一夜之间,中国的GDP总量也可能超过美国

创始人

陈世清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成果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他曾发表过多部著作和数十篇学术论文,并因其独创性和跨学科研究而在学术界享有盛誉。陈世清是多种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包括五度空间理论、对称哲学、对称逻辑、对称经济学再生经济学、和谐经济学、对称管理学、人类二次创业理论、知识运营学、创业经济学、名牌经济学、共有制理论等。他的工作旨在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理论实践提供创新性成果,被誉为“中国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作品

陈世清的主要作品包括《对称经济学》、《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原因的经济学解释》和《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等。这些书籍深入探讨了他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

口袋里的经济学丨是不是巴菲特说的“好公司”?看“其他应收款”就知道! .搜狐网.2024-11-02

日本兴起“口袋妖怪经济学”能否奏效有待观察.环球网.2024-11-02

口袋里的经济学 | 一不小心,竟然读懂了现金流量表!.经济之声.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