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新西兰丛异鹩

新西兰丛异鹩

新西兰丛异(Xenicus longipes)是新西兰特有的一种非常细小及差不多不懂得飞行的鸟类。它们主要是吃无脊椎动物,多是在树枝上捕食的。它们会在或近地面上筑巢。其种加词“longipes”意为“长足的”。长足异鹩已经灭绝,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绝灭(EX)。

形态特征

它长到约9厘米长,重16克。

分布与亚种

长足异鹩于19世纪末时仍广泛分布新西兰

亚种与灭绝

19 世纪末,科动物被新西兰引入并与老鼠一起成为入侵性哺乳纲捕食者。自 1900 年以来,北岛亚种的唯一经过验证的报告来自 1918 年的 Rimutaka 山脉南部和 1955 年之前的 Ureweras,其中可能于 1949 年 6 月 13 日在怀卡雷蒂湖附近目击。

南岛亚种的最后一份经过验证的报告来自 1966 年的亚瑟通道和 1968 年的尼尔森湖国家公园。此后,有一些来自峡湾和尼尔森湖的未经证实的报告。

第三个亚种斯图尔特岛丛林鹩莺或斯泰德丛林鹩莺,在斯图尔特岛/拉奇乌拉和附近岛屿上发现。据了解,它在斯图尔特岛上一直存活到 1951 年,但可能在那里被野猫灭绝。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它才在所罗门群岛岛被发现并在没有天敌的陶基赫帕与大南开普岛生存下来,直到 1964 年黑鼠入侵导致该亚种再次消失。

新西兰野生动物管理局试图通过重新安置他们能捕获的所有亚种来拯救这个物种。他们抓了六只鸟,把它们转移到凯莫湖岛,但它们没能存活下来,最终于1972年灭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