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路
河东路,是宋代行政区划。其地东际神仙山,西逾河,南距底柱,北塞雁门,即今山西长城以南、闻喜县以北全境、及陕西葭县以北之地。
历史沿革
宋至道三年(997)改河东道为河东路,其地东际常山,西逾河,南距底柱,北塞雁门,即今山西长城以南、闻喜县以北全境、及陕西葭县以北之地,治太原市,今阳曲县治,统并、代、忻、汾、辽、泽、潞、晋、、慈、隰、石、岚、宪法、丰、麟、府等十七州,平定、火山、定羌、宁化、岚、威胜六军。永利、大通二监。
金天会六年(1128)分为南北两路。河东南路治平阳府,领平阳府,隰县、吉州区、河中府、绛州、解州、泽州、潞州区、辽州、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盂州(今河南省盂县)及所属县。河东北路治太原府。领太原府、晋州、忻州市、平定县、汾州、石州、葭州(今陕西省葭县)、代州、隩州、宁化州、岚州、岢岚州、保德州、管州及所属县。
地理位置
河东路,其地东际常山,西逾河,南距底柱,北塞雁门,即今山西长城以南、闻喜县以北全境、及陕西葭县以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