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白庄镇

大白庄镇

大白庄镇位于宝坻区南部,东临潮白新河,与黄庄镇相望,东南与大唐庄镇接壤,西南与尔王庄镇毗邻,北连牛家牌镇、周良街道。镇政府驻地为大白庄村。根据最新数据,大白庄镇总面积为87.6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宝坻县第七区。

1953年,建大白庄乡

1958年,改名大白庄公社。

1983年,复名大白庄乡。

1995年,由大白庄乡改为大白庄镇。

2013年,撤销大白庄镇,设立大白街道。

2019年,恢复大白庄镇建制。

行政区划

1996年,大白庄镇下辖20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大白庄镇下辖大白庄、张狼庄、彭元庄、小扬庄、朱家窝、东老鸭口、甜水井、小白庄、马贵庄、八道沽、范家庄、小刘坡、南羊马头、靳家庄、孙校庄、随家庄、大杨庄、田家桥、大刘坡、北杨马头20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大白庄镇下辖12个行政村,包括大白庄村、小白庄村、孙校庄村、张狼庄村、马贵庄村、隋家庄村、彭元庄村、八道沽村、东老口村、小杨庄村、大刘坡村、小刘坡村。镇人民政府驻大白庄村。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大白庄镇地处宝坻区区南部,东临潮白新河黄庄镇相望,东南与大唐庄镇接壤,西南与尔王庄镇毗邻,北连牛家牌镇、周良街道 ,距宝坻城区45千米, 区域总面积8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白庄镇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6米。

气候

大白庄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冷暖干湿差异明显,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旱现象突出;夏季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多,又多雨高温,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少,则少雪多风;多年平均气温11.9℃,1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27.4℃(1966年2月22日);7月平均气温26.4℃,极端最高气温40.8℃(2000年8月1日);最低月均气温-8.2℃(2000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9.2℃(2000年7月);无霜期年平均200天,最长达220天,最短为169天;年平均降水量546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8月最多。

水文

大白庄镇有潮白河环抱,长达4千米的青龙湾河贯穿西东,引滦河穿境而过。

自然资源

大白庄镇地下水资源丰富,蕴藏着地下温泉资源,含硫、硅、钙、镁等多种元素。2011年,大白庄镇有耕地4.5万亩。

人口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大白庄镇总人口为18139人,其中男性9726人,女性8413人;14岁以下2272人,15—64岁14578人,65岁以上1289人。2015年,常住人口为15069人。

经济

农业

大白庄镇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2011年,大白庄镇种植水稻15000亩,小麦15700亩;鱼池水面7000亩,年产各种淡鱼7000吨,年产各种淡水鱼3500吨。

工业

大白庄镇纺织、化工、建筑材料、体育器材已成为镇域经济的支柱。2011年,大白庄镇有村及股份制企业22家,个体联合体210余户,从业人员2600余人,实现工业总产值为3.2亿元。

商业

大白庄镇主要出口产品为体育器材、箱包、地毯等,全部出口美国德国法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年出口交货值高达800万美元。被列为天津市“十一五”重点项目的京津物流商贸城项目,占地8000亩,包括轻纺城、五金城、服装、建材等综合性北方物流城。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白庄镇有小学5所,初中1所,高中1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100%和99.5%。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白庄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620平方米,专兼职工作人员2人;农家书屋20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大白庄镇有卫生院1所,为一级综合医院。

交通

大白庄镇交通便利,有天津—蓟县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并设有九园出口。南有京塘高速公路复线,北有京沈高速公路。此外,九园路、潘清路、宝白新路等公路也经过境内。

历史文化

大白庄镇因镇政府驻大白庄村而得名。大白庄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据传,有一外地姓白的武官领兵在该地驻防并落户,渐有百姓附居,形成村落,取名大白防庄,后改为大白庄。

荣誉称号

大白庄镇在2020年7月被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