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泗溪镇

泗溪镇

 泗溪(江西省上高县辖镇)一般指泗溪镇(江西省上高县下辖镇)

泗溪镇,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地处上高县东北部,东临高安市杨墟镇,北连宜丰县棠浦镇新庄镇,南隔锦江与高安市的灰埠镇、相城乡相望,西与敖山华侨农场、新界埠乡相依,距离上高县城19千米,距南昌城区80千米。总面积165.89平方千米。 

1958年,成立泗溪公社;1968年由泗溪、官桥合并为泗溪公社;1984年恢复乡级建制;1997年撤乡设泗溪镇。截至2018年12月,泗溪镇下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总人口44425人。 

2019年,泗溪镇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1.4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6亿元,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4个;在库规上工业企业16个,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5亿元。

历史沿革

泗溪镇以湖溪、池溪、淋溪而得名。解放前为泗溪、墓田乡和新界埠镇的一部分,解放初为官桥区的官桥、墓田、泗溪、马岗、游市、熊家、锦江乡和界埠区的东港市、堆峰乡的各一部分。1953年为官桥、墓田、良田、曾家、泗溪、塘下和界埠乡的各一部分。1956年合为泗溪、官桥、喻家、刘家四乡。1958年成立泗溪公社,1968年由泗溪、官桥合并为泗溪公社,1984年恢复乡级建制,1997年撤乡设镇,称泗溪镇。

行政区划

2020年末,泗溪镇下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泗溪镇地处上高县东北部,距上高县城19千米,距南昌市城区80千米。总面积165.9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泗溪镇境内为低丘陵,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在漕港村的马岭,海拔138.5米,最低点在锦江出口处,良田村下陈犁口,海拔30米,是上高县境内的最低点。

自然资源

泗溪镇森林覆盖率为62%,水域面积1.58万亩,是一个“三分田、六分林、一分水”的典型江南乡镇。土质以红土砂页岩为主。植被马尾松、杂灌木为主。农作物种植以水稻、棉花、花生、油菜、甘蔗、西瓜、蔬菜为主,果品以柑橘奈李、板栗、桃梨等品种为主。  

水资源

泗溪镇主要河流有锦江及漳河,锦江自西向东,从西南经过,长约11公里。漳河自北向南,从中部流经全境,长约20公里。共有大小水库159座,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37座。防洪堤21公里,水圳渠道65公里。

经济

第一产业

泗溪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为上高县的主要产粮地之一。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327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519万元,占77%,粮食总产量34135吨,油脂产量378吨,当年出栏生猪30575头。1974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农技员4名。从1979年开始,全镇开始大面积进行杂交制种,取得成功。从1998年开始棉花由原来的普通棉改为抗虫基因棉,为宜春市最早。1999年引进抛秧技术,当年,洋港村被列为全省抛秧示范基地。自1992年起,早稻品种由传统农业常规品种改为杂交良种。2000年起,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水稻高产示范丰产工程。2002年在胡家建立400亩杨属苗木基地,2003年在胡家建立100亩葡萄基地。2003年在漕港村实施绿色大米稻鸭共栖工程,总面积2000亩,被列为全省示范工程。2004年在淋溪建立80亩苗木基地,2005年在杜家建立200亩大棚西瓜基地,从2004年起全镇大力发展杨树产业,种植杨树20多万棵。2004年3月成立全省首家农业科技超市,占地面积180平方米,以超市为平台进行科技推广,服务“三农”,取得明显效果,中央、省、市、县领导多次前来指导,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进行跟踪报道。200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当年共落实粮食面积48800亩,花生2100亩、棉花1600亩、油菜22000亩,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26900亩,工农业总产值3686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848万元,占26.7%,实现财政收入1139.3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为3638元。

全镇共有大小水库159座,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37座。防洪堤21公里,水圳渠道65公里。历年来,泗溪镇不断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对全镇的水圳进行清理,2004年对南窝水库、冷坑水库、抗灾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加高加宽良田、城头防洪堤2公里。

全镇拥有农用汽车90辆,排灌用柴油机450台,6750千瓦,电动机150台,2700千瓦,农副产品加工用柴油机50台,400千瓦,电动机10台,80千瓦;耕作机械140台,农用水泵120台,农副产品加工机具60台。

第二产业

1968年在集镇创办镇工业区,1969年在乡工业区内泗溪电瓷厂成立,有员工10多名,主要生产低压电瓷。1983年瓷厂扩建,称泗溪瓷厂,主要生产釉面砖。1992年建设瓷厂二分厂,1993年兼并乡墙外砖厂,员工发展到3000多人,1995年瓷厂完成税收700万元,为上高县纳税最多的乡镇企业。2003年瓷厂宣布破产。从2000年起,泗溪镇先后创办有修配厂、麻纺厂、农具厂、砖瓦厂、纸箱厂、复合肥厂、酿造厂、友和酒厂等乡镇企业。从年开始,全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行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纺纱厂、棉纺厂、群青颜料、金牛陶瓷、泰源化纤等60多家客商投资企业。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12月,泗溪镇总人口4.5万人,其中集镇1.5万人。

交通

泗溪镇境内有320国道过境,途径叶山、漕港、胡家、杜家、淋溪5个行政村,长达9公里。全镇有通村公路里程91公里。已经硬化的有28.8公里。

社会

1993年11月开通程控电话,总投资300万元。1997年建立大哥大数字基站,1998年开通移动电话,至2005年,全镇移动电话用户,22个行政村均可通电话。

镇广播电视站始建于1958年7月,1986年至1987年自己生产自己生产水泥杆,按部颁标准架通了镇至行政村57.5公里广播专线,1989年底,全县第一个镇站广播设备更新达标,实现村村通广播。1991年2月,乡镇站第一个建起电视差转站(30瓦)一座。1994年5月全县第一个建起有线电视站。1997年6月建起30瓦调频广播发射台一座。现在全镇已经形成了以镇站为中心,村站为基础,有线无线相覆盖,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CVC。有线电视用户达2068户。

泗溪镇原来校舍较差,危房面积有不少。1987年至2005年间,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全镇学校校舍进行维修,有力地改善了全镇教育教学环境。近几年来,兴建起了泗溪中学学生公寓,兴建中心小学楼一幢,2001年完成了全镇中小学基础设施的初步改造,2005年全镇有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2所,村小13所,10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03人,教职工178人;初中1所,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30人,教职工94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镇属卫生院一所,内设门诊、外科、五官、妇产、检验、B超等8个科(室),有病床50张,医务人员42人,行政村均设有私人诊所,乡村医务人员38人,监管防疫保健工作,2005年开始在全镇农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和率达98%。驻镇单位有农村信用社、邮政所、电信所、粮油公司、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土管所、公安派出所、供电所、交警中队、法庭等。

教育

2020年末,泗溪镇有中小学17所,教学及辅助用房20736平方米。2019年末,有小学学生人数2790人。中学学生人数944人。 

科技

2019年,泗溪镇建成4个总面积达3万亩的粮食高产示范基地、7个1000亩-4000多亩的高产油茶种植基地、7个千亩以上的中药材基地,其中3万亩的濒危中药材产业基地1个,以及多个百亩以上的特色果园。培育肉牛等养殖专业户40多户、家庭农场200个、农民合作社50多家。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末,泗溪镇中心卫生院有编制人数46人,实有人数 54人,其中在职人数39人,离退休人员15人  。

社会保障

2019年末,泗溪镇共有城乡低保户1132户,1390人,发放城乡低保金496.7885万元,其中新增城乡低保75户88人,停发城乡低保93户117人;共发放五保金95.5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 607人52.97万元。在杜家、小港、熊家、墓田村设立“颐养之家”,已有70余位空巢老人入驻颐养天年。 

基础设施

2019年,泗溪镇路灯组组亮工程已覆盖全镇80%以上村,农村路灯总数超过三千盏。投入1600万元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投入260万元完成5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先后总计投入4.8亿元开展镇村联动建设,新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站等21个公共服务项目;引入社会资本3亿多元,建成乡镇商贸中心,以及商业步行街。 

文化

因境内的湖溪、池溪、淋溪、陂溪四条溪而得名,有“泗”季如画,“溪”引天下的美誉。 

1941年上高会战的主战场,泗溪镇的墓田村、杜家村、官桥村分别是74军军部、54师师部、58师师部所在地。

获得荣誉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千强镇”,入选全国重点镇,被评为“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第二届江西省十大最具竞争力重点镇”、“第五届省文明村镇”、“第六届省文明村镇”,全市镇村联动示范镇。 

参考资料

泗溪镇.百度地图.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