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汉服社
巴中子衿汉服社成立于2015年8月1日,是巴中市首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汉服复兴社团。该社团致力于推广汉族传统服饰——汉服,并以此为基础,旨在弘扬汉民族的传统礼仪、传统节日、传统艺术及传统哲学经典,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
成立背景
汉服,即中原地区衣冠,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亦称汉装、华服。其起源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期直至明代,期间华夏民族始终保持着服饰的独特性。汉服不仅是汉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更是展现汉族特色的标志性服装。在中国文化中,服饰不仅具备基本的实用功能,还承担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的重要角色。《周易·系辞下》记载:“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表明衣冠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由此可见,服饰对于中原地区民族的意义重大。
成立原因
在当今各民族追求自身独特民族文化的时代,作为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华夏民族,却失去了代表性的民族服饰。汉服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更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智慧与心血。然而,汉服在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却被误解为“复古”和落后,而在海外,如日本和韩国,汉服得到了更好的保存。因此,成立巴中子衿汉服社是为了恢复华夏民族的身份认同,让炎黄子孙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衣裳。
成立目的
巴中子衿汉服社的成立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汉服及其背后的中华文化。通过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促进汉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同时为巴中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社团宗旨
巴中子衿汉服社以汉服为媒介,致力于推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希望通过普及汉服知识,增强人们对华夏文明的认知,消除社会对汉服的误解,最终使人们能够以自豪的态度看待汉服,从而推动汉族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