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泰
陈联泰机器厂原名联泰号,该厂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机器缫丝机。
简介
陈联泰机器厂原名“联泰号”,光绪八年改名为陈联泰机器厂。陈联泰机器厂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机器缫丝机。
详述
该厂原为南海区樵良登乡人陈澹浦于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1839年)在广州十三行豆栏街开办的修理机器什件的小铺陈联泰号,后来自制木质脚踏车床,成为半机械操作的手工业工场。
1872年,越南华侨富商陈启回国考察后,决定在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陈启沅办此厂计划以船用蒸汽机为动力,自己设计缫丝机的图纸,特地到广州市请“联泰号”承担制作安装业务。 “联泰号”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改进,中国近代第一批机器缫丝机终于面世。
19世纪五六十年代,省港间外轮往来频繁,轮机时有故障发生,常到陈联泰工场修理,业务不断扩大。光绪二年(1876年),陈澹浦之子陈濂川将工场迁至十八甫,又从香港特别行政区购回机器车床数台。光绪八年改名为陈联泰机器厂(下简称陈联泰厂)。为掌握蒸汽机制造技术,陈濂川派其次子陈子卿前往马尾船政学堂学习轮机制造,四年业成回厂负责技术工作,并开始仿制蒸汽机及小火轮,该厂在南关设置一个工场叫东栈,工人近百人,在河南省尾设一南栈,有泥坞两座,工人数十。
19世纪90年代初,陈联泰厂建造的第一艘内河蒸汽机小轮竣工,定名“江波”。其后,陆续建成“江飞”、“江电”、“江明”、“江元”、“江苏省”、“江汉区”、“江利”、“江永县”等号,这些轮船“快捷省煤”,“比诸洋来的一般轮船还胜一筹”。其中,“江苏”号蒸汽机最大高压缸直径为10英寸,性能最佳,航速拖力教好,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用作巡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缉私局,其余各轮为航商订购或租用。宣统元年(1909年),“江利”、“江永”两轮被官府征用,改装成兵轮,改名“善丰”、“善富”。光绪二十九年,肾联泰厂承筑广州长堤工程,因缺乏水工建筑经营管理的经验,工程进展缓慢,光绪三十三年两广总督周馥饬令停工查办,该厂所有厂房、机器设备、火轮船等皆被查封,后上诉北京市,被判错案,但价值10余万两白银的产业仅判还4万两了事。陈濂川的第三子陈泳江分得1万元,在顺德区开办德祥机器厂,以制造缫丝机和轮船为业,规模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