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檇李之战

檇李之战

李之战是春秋末年姬匄时期,越国吴国之间的两次战役。其中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前496年,越国大败吴国。

第一次檇李之战

公元前510年,允常登上王位。允常雄心勃勃,想显露头角,因而在国内整军经武,积蓄国力,等待时机。吴国计划在伐楚之前削弱越国,就发兵攻越。吴军在孙武的指挥下势不可当,吴军除了在战场上大败越军以外,又在越国“大掠而回”。檇李一战,揭开了吴越之间长达三十七年生死之搏的大幕。《吴越春秋》记述为:

五年,吴王以越不从伐楚,南伐越。越王元常曰:“吴不信前日之盟,弃贡赐之国,而灭其交亲。”阖闾不然其言,遂伐,破里。

第二次檇李之战

公元前496年,允常死,其子勾践即位。吴国趁机伐越,越出兵抵抗,两军战于檇李,勾践派敢死队自杀于吴军阵前,趁吴军惊惶之际率军突击,吴军大败,吴王阖闾被击伤脚趾,在回师途中死去。吴国称霸的势头暂被扼止。

《左传》记载为:

吴伐越。越子句践御之,陈于槜李。句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于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也。师属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灵姑浮以戈击阖闾,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还,卒于陉,去槜李七里。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三年,乃报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