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茶树

白茶树

白茶树(学名:Koilodepas hainanense),为大戟科白茶树属下的一个植物种,是一种乔木或灌木,高度在3-15米之间。其嫩枝密生灰黄色星状短柔毛,叶纸质或薄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白茶树的芽叶称“白茶”,因其满披茸毛,色白如银,故名白茶。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高3-15米;嫩枝密生灰黄色星状短柔毛,小枝无毛。

叶纸质或薄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 12-32厘米,宽(2-) 3-8.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圆钝或微心形,边缘具细钝齿蟳或圆齿,两面无毛,干后暗褐色;侧脉两面均明显;叶柄长5-10毫米,被绒毛;托叶披针形,长5-7毫米。

花序穗状,长4- 6(-10)厘米,被绒毛;苞片阔卵形,长1.5-2.5毫米;雄花5-11朵排成的团伞花 序,稀疏排列在花序轴上,雌花1-3朵,生于花序基部;雄花:花萼长约1毫米,具短 星状毛,萼裂片3-4枚;雄蕊3-5枚,花丝短,基部合生,药室叉开;不育雌蕊球形,小;雌花花萼杯状,长3-4毫米,萼裂片5-6枚,披针形或卵形,被绒毛;子房陀 螺状,长约3毫米,3室,密生短星状毛,花柱长约2.5毫米,上部开展,多裂,密生羽毛状突起。

蒴果扁球形,褐色,直径约1.7厘米,被短绒毛,内果皮木质;宿萼膜质,直径约1.7厘米,疏生星状毛;果梗长3-4毫米,被绒毛;种子近球形,直径约8毫米,具斑纹。花期3-4月,果期4-5月。

分布范围

白茶树产于中国海南,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白茶树生于海拔80-400米的山地、山谷常绿林或疏林中,其抗高温、干旱和耐低温冻害的能力均较弱,也不耐强光照射,适宜生长于高山云雾茶区。

繁殖方法

白茶树的繁殖方式一般为无性插繁殖和压条繁殖。

主要价值

白茶树的茶叶是中国传统六大茶中的一大类。白茶树不但可用来炒制高档名茶,还可以制作盆景,是一种高值品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白茶树.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