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菜蚜茧蜂

菜蚜茧蜂

菜蚜茧蜂(学名: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是膜翅目蚜茧蜂科的一种节肢动物门,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如上海市湖南省、北京、河南省、新疆、浙江省、湖北、台湾省福建省广东省等。其寄主主要为二叉蚜、麦长管蚜、菜蚜菜缢管蚜桃蚜棉蚜等,对小麦、棉花等作物的寄生性生物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形态特征

雌蜂头横形,大于胸翅基片处宽度。上颊与复眼横径等宽。颊长是眼纵径1/5-1/7。脸宽是头宽的1/2.5。幕骨指数平均0.2,复眼长卵圆形,中等大,向唇基强烈收敛。触角通常14节,罕见13、15节,长达腹柄节端部;第1、2鞭节等长,长是宽的2.5-3.0倍;端部节略加粗。中胸盾片前端垂直升起于前胸背板上;盾纵沟上升部深,小扇形,清晰。并胸腹节具窄小的五边形中央小室。翅痣长是宽的4倍,比痣后脉长得多(2:1),后者约与径脉等长。腹柄节长是气门瘤处宽的3.5倍,向端部略加粗,具微弱的中纵脊,气门瘤不明显。产卵器鞘宽而短,末端截形,微上曲。体色变化较大,多数为黑褐色;脸、唇基、口器、柄节、梗节、第1鞭节基部、前胸、腹柄节多呈黄褐色。体长2.0-2.6毫米,触角长1.2-1.5毫米。雄蜂触角16-17节,罕见18节,长1.4-1.6毫米;体长1.6-2.0毫米;色泽较暗。僵蚜淡褐至黄褐色。触角通常14节;盾纵沟在上升部清晰;并胸腹节中央小室窄小;腹柄节、翅痣与产卵器鞘形状等。

生活史

除蚜外茧蜂属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外结茧化蛹外,其余种类自卵至成虫羽化前均在寄主体内度过。卵产于蚜虫体内,微小,一般只0.08~0.1毫米,宽0.016~0.024毫米,呈柠檬形或纺锤形,乳白色。幼虫:乳白色,蛆形,有4个龄期。1龄幼虫头部大,具1对明显的上颚及细长的尾突,体表具刺毛;2龄幼虫尾突短,体毛稀少;3龄幼虫尾突消失;4龄幼虫肥短。蛹:离蛹,呈黄褐色或褐色,化蛹在蚜虫体内的圆形薄丝茧中,但外蚜茧蜂属却结茧化蛹于被寄生的蚜虫体外之下方的茧中。

寄主

甘蓝蚜、萝卜蚜、桃蚜、锈线菊蚜Aphis citricola、麦二叉蚜

发生情况

4-6月间甘蓝蚜寄生率颇高。

生境

草原型。主要发生在油菜地,菜园与杂草中。

地理分布

上海市湖南省;在北京、河南省、新疆、浙江省、湖北、台湾省福建省广东省也有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