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
晚霞(Sunset glow),即日落时出现的云霞。
晚霞因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发生散射,日落时太阳光线要比中午经历更长距离的大气层散射,所以到了低空日光中会剩下更多的波长较长的偏红色成分,此时在洁净的天空就会出现晚霞。阳光是否充足、空中大气微粒和水汽的含量等都会影响晚霞的形成。
晚霞主要呈现为红、橙和黄色。其出现在日落前后的时间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形态主要由云层高度和范围决定。傍晚出现晚霞,也表示西边的上游地区云层已经消散,笼罩在本地上空的雨云即将东移,表示第二天可能是个好天气。
定义
晚霞是日落时出现的云霞,指傍晚日落前后的天边出现的五彩缤纷的彩霞。
成因和条件
形成原因
晚霞的形成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在日落时,太阳光线要比中午经历更长距离的大气层散射,因此,到了低空,日光中会剩下更多的偏红色成分,橙红色的余晖就弥漫了低空大气,形成了晚霞。
形成条件
晚霞一年四季都有,而夏季阳光充足,加上空气透光度好,光线更容易穿透大气层。长期的炎热有利于近地面的空气向上对流,提升高空中大气微粒和水汽的含量,形成层积云或淡积云。云中的颗粒物还能够进一步加强散射,过滤蓝、青、紫色光,使得晚霞的红橙色更加艳丽。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较大,且水汽充足对晚霞的形成会带来有利影响。
秋季大气环流形势发生变化,天气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高,阳光更直接地穿透大气层,这为晚霞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大气垂直运动相对较弱,空气较为稳定,有利于尘埃、水汽等微粒在大气中停留,为晚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散射介质,同时,云层的形态也相对稳定,也更易形成色彩斑斓的晚霞。
形态特征
晚霞出现在日落时分,主要呈现为红、橙和黄色。
晚霞如果出现时间主要在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上的时间段(即日落前),太阳光中黄、橙光的比例仍较高,晚霞颜色则偏向橙黄色;而如果晚霞主要出现在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的时间段(即日落后),太阳光中主要以红光为主,晚霞颜色偏向粉红色,观赏效果更佳,也就是“火烧云”。
除了颜色之外,作为“幕布”的云层高度和范围,也会影响晚霞的形态,大面积、成片的中层或低层云(层积云、高积云等)是最优质的天然“幕布”,随着云底高度上升、破碎程度增加,朝霞晚霞质量也有所下降。质量越高的朝霞晚霞,由于其云底高度普遍较低,所以持续的时间比质量一般的朝霞晚霞更短,通常不超过20分钟。
气象意义
傍晚出现晚霞,则表示西边的上游地区云层已经消散,笼罩在本地上空的雨云即将东移,可能表示第二天是个好天气。
相关文化
相关诗词
以上资料参考
相关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指雨后乍晴时,早晨出现红霞,预示有雨,不能出门;傍晚出现红霞,预示天晴,可以远行。
现象记录
2024年9月30日,一场秋雨过后,北京上空出现晚霞,民众纷纷进行拍照欣赏。
参考资料
View of sunset glow in Beijing.View of sunset glow in Beijing.2024-10-01
科普说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8
动图站丨哪一朵是你的心上云?码住打卡C位,得闲记得来青岛追它.百家号.2024-10-01
中国气象局:刷爆朋友圈的“火烧云”,为啥有条“分界线”?.百家号.2024-10-01
北京雨后现“火烧云”奇观!气象专家详解背后成因.百家号.2024-10-01
雷雨过后,一般都有绝美晚霞?专家科普“火烧云”从何而来.百家号.2024-10-01
晚霞映照北京.百家号.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