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威廉·霍华德·拉塞尔

威廉·霍华德·拉塞尔

威廉·霍华德·拉塞尔(William Howard Russell,1821年3月28日-1907年2月11日)是一位泰晤士报记者,被认为是第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

拉塞尔在19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他花了22个月时间报道克里米亚战争,包括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和轻骑兵冲锋战。后来还报道了1857年的印度叛乱、美国内战、普奥战争和法普战争。他发给《泰晤士报》的电报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份战地记者的报道。

他的出现被新闻史学界视为专业记者的成熟标志。丹尼尔·拉塞尔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报纸记者”。他最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崭露头角,并赢得了声望。在采访南北战争期间,他还受到了林肯总统的接见。他的职业生涯为战地记者树立了榜样,对后来的记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07年拉塞尔在伦敦去世,葬于布朗普顿公墓。1909 年,圣保罗大教堂的地下室安放了拉塞尔的半身纪念雕像,称他为“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战地记者”。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威廉·霍华德·拉塞尔1820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他的父亲约翰·拉塞尔(John Russell)是一位来自繁荣的利默里克县富裕家庭的商人,母亲玛丽·拉塞尔来自乔布斯敦。由于父亲的财务状况不稳定,他在童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莉莉谷,由外祖父母照顾。他的外祖父杰克·凯利上尉是一个非常古怪的塔拉特(Tallaght)狐狗猎犬主人,拉塞尔后来写道他非常享受自己的童年时光。

当拉塞尔六七岁时,由于凯利船长的经济困难,他搬到了祖父母位于上巴格特街 40 号的家。他的祖父威廉·拉塞尔曾是都柏林摩拉维亚教会的成员,但新家庭的严肃气氛并没有阻止年轻的拉塞尔,他有高度的乐趣和恶作剧意识。他曾在休姆街的一所私立学校就读,并于 1838 年进入都柏林圣三一大学,但他没有专心学习,并于 1841 年离校,没有获得学位。

从很多方面来说,拉塞尔进入新闻界纯属偶然。他的表弟在《泰晤士报》工作,当时他们想找一位居住在爱尔兰的记者,于是拉塞尔便想去碰碰运气。凯兹尔·拉塞尔活泼多彩的风格吸引了该报的注意,于是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开始在《泰晤士报》工作。

报道经历

拉塞尔成为该报的爱尔兰记者后,报道了 1843 年的“怪物会议”和 1844 年对丹尼尔·奥康奈尔的审判。

随后他搬到伦敦,学习律师资格,并于 1850 年取得律师资格,同年同年继续为 《泰晤士报》撰稿并报道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战争。在战争报道方面,他越来越被认为是最有能力的记者。

1854 年 2 月,威廉·霍华德·拉塞尔被《泰晤士报》派往报道克里米亚战争时,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记者。他的报告情感丰富、富有戏剧性,并使用了高度视觉化的语言。拉塞尔对领导层的批评很严厉,但他也支持普通军队并描述了他们的英勇苦难。维多利亚女王认为《泰晤士报》的报道在批评中过于明确,但她的儿子威尔士亲王后来在拉塞尔的陪同下前往克里米亚半岛印度

1855 年 10 月 6 日《泰晤士报》的版画上刻画了他身着准军装的形象,即“克里米亚·拉塞尔”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拉塞尔继续为 《泰晤士报》工作 ,他的下一个新闻任务是在印度,在那里报道了镇压 1857-58 年印度叛乱的残酷方法。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关注他的同胞,并经常在他的报告中提到或引用爱尔兰士兵。

1861年前往美国,他访问了南方各州,批评了奴隶制,然后报道了 内战的爆发。在此背景下,他目睹了联邦军 在1861年7月第一次布尔朗战役中的早期失败 ,并严厉批评了军队内部缺乏组织和联邦军队的行为。这些在美国的报告在北方和南方各州引起了极大的公愤,同时也证明了凯兹尔·拉塞尔的报告风格具有客观性。

在收到多次死亡威胁后,他便离开了美国,并没有报道战争的其余部分。之后,他还报道了 1866 年的普奥战争、1870-71 年的普法战争和 1879 年的祖鲁战争,在这些战争中,他继续以批判性的报道来揭示人们所面临的战争现实。林利·桑伯恩 (Linley Sambourne) 于 1881 年出版了庞奇(Punch) 的《拉塞尔的精美肖像》,颂扬了他作为战地记者的声誉。

他于1863年退休,每年从报社获得300英镑的养老金。但他仍继续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为报社工作。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电报的日益普及,拉塞尔经常发现自己被更善于利用这项新技术的竞争对手抢先一步报道。但他仍然是维多利亚时代特约记者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拉塞尔攥写了《陆军与海军公报》。他在报纸上倡导军队改革、后膛装填火炮和征兵。他还为《每日电讯报》做自由撰稿人。拉塞尔被认为是英国最优秀的记者,此外他的稿费也非常高。

1879年,拉塞尔执行了最后一次任务:为《每日电讯报》报道了南非的祖鲁战争。1895年,在罗斯伯里勋爵的推荐下,他被授予犹他爵士队头衔。

创作经历

拉塞尔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新闻声誉,并出版了多本书,其中大部分都是基于他的战争报道而写作的。其中包括《战争:从登陆加里波利到拉格兰勋爵之死》(1855-1856年)、《对克里米亚的英国远征》(1858年)、《布尔·朗之战》(1861年)、《我在东方的日记:在威尔士亲王和王妃的巡访期间》(1869年)以及《与俄罗斯的大战》(1895年)。在1880年代,他开始创作《回顾录》,该手稿从未出版过,而且遗憾地丢失了。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亲约翰·拉塞尔(来自利默里克郡富裕家庭的商人)和母亲玛丽·拉塞尔(婚前名凯利)来自乔布敦。当他还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商失败,带着全家搬到了利物浦,希望通过另一次商业冒险重新获得财富。1823年,当第二个儿子出生时,拉塞尔被送到莉莉谷由他的外祖父母照顾。他的祖父杰克·凯利上尉是一位罗马天主教徒,是塔拉特猎狐犬的主人,并且痴迷于猎狐。由于他花费大量时间打猎,他的庄园管理不善。从拉塞尔自己对他在莉莉谷的童年的描述来看,他非常享受童年以及凯利船长的怪癖。他的祖父威廉·拉塞尔是都柏林摩拉维亚教会的成员,表现出强烈的清教徒倾向。拉塞尔在他早年居住的两个家庭中,环境迥然不同,但他似乎都享受这两个家庭的氛围。

情感生活

他结过两次婚。1846 年 9 月,拉塞尔与彼得·布洛斯(Peter Burrowes )的女儿玛丽 (Mary,卒于 1867 年) 结婚。他们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1884 年 2 月,他与安托瓦内特·马尔韦兹伯爵夫人结婚,没有孩子。

晚年生活

晚年,拉塞尔与有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交往。作为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的好友,他在1895年被封为了爵士。同时,他在文学界也十分出名,并且和查尔斯·狄更斯还有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都是好朋友。

1907年2月10日,拉塞尔在肯辛顿克伦威尔路 202 号的家中去世,之后被安葬在布朗普顿公墓。

人物荣誉

1861年3月3日,也就是“阿拉伯号”起航前往美国的那天,40 岁的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虽然还没发财,但已经名噪一时。他最伟大的成就,就是他对1854 -55年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出现失误这件事的报道。

为了奖励他在克里米亚半岛和其他战场上做出的贡献,女王陛下政府和皇家多次颁给他荣誉勋章。1985年,在罗斯伯里勋爵的推荐下,他被封为犹他爵士队

1909年,拉塞尔的纪念半身像被安装在圣保罗大教堂的地下室中,他被描述为“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战地记者”。

人物影响

拉塞尔开创了战地记者新的一页。在战地记者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时候,丹尼尔·拉塞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战地记者树立了一个楷模,为战地记者确立了基本的行为准则,那就是要真实、客观地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批判性的,必定是建设性的。这种精神时时刻刻激励着心怀抱负的一代代战地记者。尽管有的战地记者做不到这一点,但他们的心灵肯定受到这种精神的拷问。凯兹尔·拉塞尔因此被后人尊称为“第一个职业战地记者”。

后世纪念

1907年,拉塞尔去世后遗体被葬在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教堂里躺着的都是英国各个历史时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他的墓地很醒目,也很不一般,上面是一尊真人大小的半身雕像,下面是墓碑,墓碑上清楚地刻着几行字:威廉·霍华德·拉塞尔爵士,法学博士,第一个也是最杰出的战地记者,参加过1854年克里米亚半岛、1857年印度、1861年美国、1870年法国、1879年南非的战争报道,生于1820年3月28日,卒于1907年2月10日。

事实上,如今的拉塞尔已基本被世人遗忘,但在他那个时代,他却是一位重要的作家。狄更斯和萨克雷等作家因其虚构作品而声名远扬,而拉塞尔则因其客观准确、充满文学天赋的新闻报道而享有同样的盛名。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出身平凡,却最终成为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 1968年的电影《轻骑兵的冲锋》中,爱尔兰演员 T.P. 麦凯纳饰演了威廉·霍华德·拉塞尔这一角色。

人物评价

罗杰·T·斯特恩曾言道:”他善于社交,深情厚意,迷人而活泼,幽默风趣,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他勇敢、冲动,动情于愤慨和怜悯,有时直言不讳。然而,他有时粗心大意,不公正,并且——显然与雷格兰一样——受个人怨恨的驱使。”“他继续花大量时间在自己的俱乐部,其中包括卡尔顿俱乐部和马尔伯勒俱乐部,他吃喝较多。尽管在克里米亚半岛之后他的收入颇丰,他还是挥霍无度,屡次负债。"

由于拉塞尔批评性的报道,英国国内发起了一场拯救英国远征军队的运动。前线指挥官拉格兰被撤换了,阿伯丁勋爵政府也辞职了。前线部队的装备和战斗力得到大大增强。英国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拉塞尔回国后,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人们对他的行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唤醒了英国人的良心,使他们同情英国部队所受的苦难,从而拯救了我们在9月间送去的那些伟大部队的残余。”

参考资料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pulitzercenter.2024-01-14

William Howard Russell.spartacus.2024-01-15

How Irishman William Howard Russell invented modern war reporting.maynoothuniversity.2024-01-15

William Howard Russell (1820-1907).royalparks.2024-01-15

William Howard Russell (1820-1907).research.2024-01-15

How Irishman William Howard Russell invented modern war reporting.nytimes.2024-01-15

A Bohemian Brigade The Civil War Correspondents -- Mostly Rough, Sometimes Ready.books.2024-01-15

Writing about the war.rct.2024-01-15

‘The greatest war correspondent’ – An Irishman’s Diary on William Howard Russell.irishtimes.2024-01-17

Russell, Sir William Howard.dib.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