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鲆鲽

鲆鲽

鲆鲽是许多种比目鱼的统称。

基本介绍

鲆鲽形态发育极罕见,出生时与其他大部分鱼类相同为两侧对称,数日後一侧开始变瘦,使得该侧的眼最後达于鱼的上侧。由于如此发育,致骨骼、神经与肌肉连带发生若干复杂变化,底栖性比目鱼的下侧并丧失色彩。

鲽科约有100种,主要种包括︰欧洲川鲽(Platichthys flesus),为产于欧洲海水和淡水的食用、游钓鱼,长可达50公分(20),重达2.7公斤(6磅);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为北太平洋种,平均重约9公斤;美洲拟鲽(Pseudopleuronectes americanus),为产于美洲大西洋的食用鱼,长可达60公分左右。鲽科鱼类的两眼与色彩均位于身体右侧。

鮃科约有200种,较为熟知者包括︰利齿褐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为产于美洲大西洋的食用鱼,长约达90公分;孔雀鮃(Bothus lunatus, 即月鮃),为热带美洲大西洋种,体具鲜豔的淡蓝色斑与环;菱鮃(Scophthalmus rhombus),为相当大型的欧洲经济鱼种,长可达75公分。鮃科鱼类的两眼与色彩均位于身体左侧。

形态特征

体长卵圆形,侧扁,尾柄狭长。两眼均位于头部右侧,上眼位于头部被缘的正中线上。口大,前位,左右对称。有眼侧大多被弱栉鳞,间或杂以圆鳞。无眼侧被圆鳞。侧线几乎呈直线状。背鳍始于无眼侧。有眼侧的胸鳍较长。尾鳍呈截形。

乳山市通常被称为偏口鱼、软刺裸裂尻鱼。这种鱼体长侧扁,一般长度20厘米左右、重量200克左右者居多。

生活习性

近海冷温性底层鱼类。冬季栖息于水深60-80米的水域,有的在180-270米深度可见。

食性广,主要摄食小鱼,次为虾类、头足纲、棘皮类和多毛纲。偏靠侧扁的身体和尾部上下摆动前进,常常是在夜间出来偷猎食物,多以海星纲和其它小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

翌年春末夏初向浅海移动。4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生殖期,之后散布于30-60米的海域索饵。3龄左右性成熟黄海北部为主要产卵场之一。卵浮性,圆形,卵径0.80-0.91毫米。

分布范围

赫氏高眼鲽分布区域相对固定的鱼种,主要生存在太平洋西部近海;在我国,黄海和渤海最多,东海零星可见。乳山市近海,是高眼鲽常年定居的地方。

主要价值

肉味美,富含蛋白质,为港养对象之一。高眼鲽长不大,平,薄,常油炸,油炸偏口是青岛市小餐馆常见的一道菜。高眼鲽属于冷水性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小刺少,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参考资料

鲆鲽.互动百科.2013-06-18

鲆鲽鳎鱼-荣成市特产鲆鲽鳎鱼专题.博雅特产网.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