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灵魂的转向

灵魂的转向

《灵魂的转向》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的丛书“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中的其中一本,作者为美国作家米勒(Mitchell H.Miller)。米勒这本著作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帕默尼德》解读的重要作品。

内容简介

柏拉图传世的三十余篇经典对话中,《帕默尼德》历来备受柏拉图研究者关注。这篇古希腊作品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经过漫长的翻译、接受、解释史,成为西方思想史上的枢纽性典籍,在新柏拉图主义、中世纪经院神学、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古典哲学都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启蒙时代以后,西方研究《帕默尼德》的文献浩如烟海,译本层出不穷,解读路向各不相同。

米勒这本著作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帕默尼德》解读的重要作品。作为英语学界柏拉图研究的主流学者,米勒努力尝试对这部经典做出整体而全面的解读,在米勒看来,这种整体性不仅在于关注文本自身结构,不仅在于关注情节与论辩细节,甚至也在于关注文本与读者的整体。

作者简介

作者让·米勒,瓦萨学院哲学系教授,柏拉图研究专家,已出版《柏拉图\u003c治邦者\u003e中的哲人》、《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帕墨尼德〉》等多部学术专著。

译者曹聪,女,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译著有:《惧怕差异》、《灵魂的转向》、《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合译)等。另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中译本说明

致谢

序言:解读《帕默尼德》

一、对话形式:模仿的反讽与结构

二、作为对话的《帕默尼德》:展望与计划

三、关于主观解读问题的一项说明

第一部分 准备重新思考“样式论”

第一章 戏剧背景

一、欢迎的主题以及洞察与调和的数级层次

二、场景:为学园回顾《王制》

三、柏拉图利用埃利亚思想

第二章 帕默尼德挑战苏格拉底

一、诱导:苏格拉底的双重区分

二、反驳:帕默尼德审查苏格拉底

三、转换:苏格拉底与学园听者

第二部分 密集的精微论证

第三章 帕默尼德的帮助

第四章 假设之一、假设之二与假设之二a:样式、分有者及双方关系(137c—157b)

一、关于“一”的矛盾

二、解决悖论:区分样式与事物(假设之一和之二)

三、沿途的谜团:暗示与预期

四、讲述“区分”:事物在样式中的基础(假设之二a)

第五章 假设之三—之八:之一—之二a的展开(157b—166b)

一、分有: “多”与“界限”(假设之三—之四)

二、样式:可理解性、共有、存在(假设之五—之六)

三、事物的现象性(假设之七—之八)

结语:关联与可能

一、《帕默尼德》与《王制》:重构抑或背离?

二、《帕默尼德》与埃利亚对话:样式作为整体与部分?

附录一:《帕默尼德》的结构

附录二:从事物到样式的转变过程的步骤

引用文献

普通索引

引用文本索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