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九棘鲈
红嘴烟鲈(学名:Aethaloperca rogaa),又称烟鲈、珞珈,俗名褐九刺鲈、黑瓜子斑,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也是烟鲙属的唯一一种。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地区,是一种游钓鱼。体高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1-2.4倍。主要栖息于水深3-60公尺处之礁石区,通常可见其在礁石洞穴内或在洞穴外巡游。
分布范围
红嘴烟鲈广泛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在大部分沿岸地区均有分布,包括红海、波斯湾、南中国海等海域,最南的发现地点在莫桑比克海峡的欧罗巴岛附近海域,而最北可达日本本州岛南部。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利亚州、北领地与昆士兰州省的诸多珊瑚礁中也有分布,而在太平洋上则分布于全部的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诸岛屿附近的海域,最东的发现地点为基里巴斯的凤凰群岛。
形态特征
红嘴烟鲈的体高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1-2.4倍。头背部陡直;项部显然隆起;眶间区稍凹陷。前鳃盖圆形,后缘贝微锯齿;主鳃盖具3扁平棘,中间棘最长。后鼻孔圆型或卵圆型,大于前鼻孔。上颌末端延伸至眼下方;上下颌前方具小犭齿;下颌后方具2-4列细小齿;腭骨具齿。鳃耙数8-10+15-17。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8-54;纵列鳞数94-104。背鳍连续,有硬棘IX枚,软条17或18;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或9;胸鳍微长于后头部,其上方之第5或第6鳍条长于中央之鳍条;尾鳍截形。体色一致为暗褐色,偶呈现橘色光泽,腹部经常见一淡色之垂直斑带;口内、鳃腔及颌膜橘红色。
生活习性
红嘴烟鲈主要栖息于水深3-60公尺处之礁石区,通常可见其在礁石洞穴内或在洞穴外巡游。以小鱼(如拟金眼 Pempheris sp.)、口足类(如如假虾蛄 Pseudosquilla sp.)等为食。
种群情况
尽管红嘴烟鲈分布范围辽阔,但在大部分分布范围内的海域该鱼都不算是常见鱼类。有观察报告指出在迪拜、桑给巴尔、科摩罗、莫桑比克、查戈斯群岛、马尔代夫、印度和卡塔尔海域及沙特阿拉伯的波斯湾海域该物种都颇为罕见,平均每平方公里均只有不到1条。
经济利用
红嘴烟鲈为经济性鱼类,肉质鲜美,各种烹调皆宜,但相对于其他石斑鱼属来说并无较高的商业价值,市面上捕获的个体多为沿海居民使用鱼叉刺鱼或是垂钓等小规模捕鱼行为所捕获,在印度洋沿岸大部分地区也是渔网兼捕的鱼类之一。由于商业开发价值较低,该物种不大可能受到过度捕捞的显著影响,因此在IUCN2016年的评估中被评为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