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田村

中田村

中田村位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常宁市庙前镇,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衡阳市唯一一个中国传统村落。

基本概况

中田村及其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遗存中释放出的文化内涵丰富丰富,且中田古建筑的军事防御性在湖南排第一;古石巷遗存量、完整度居在湖南第一;还遗存着大量明代建筑构件,其保存价值极为珍贵,在湖南古建筑中为数极少。

中田村古民居

中田村古民居始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迄今600余年,是衡阳市湖南省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剥蚀,仍保留旧宅100多幢,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民居既有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田村古民居是湖南省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与岳阳市张谷英村媲美。庙前中田村民居座南朝北,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规划整齐,无廊无檐,雕刻精美……并具有完整的排水设施,户户相通,形成一体。始建于永乐二年(1404年),清代中期逐成规模。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剥蚀,仍保留了从康熙帝48年到民国的旧宅100多幢,天井200多个,巷道108条,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民居发展最兴旺的时候有800多户,居住者多为李姓,这在中国农村极为罕见。

中田村民居有青石板巷道108条。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盛产大理石。所以屋前屋后,街头巷尾都铺满着大理石,大理石是民居用材的一个特色。幽深的巷道既为分割线,又为交通联系,反各片房屋联结为一个整体,雨天鞋不沾泥,热天赤脚凉爽。此外,巷道还是很好的防火带,如发生火灾,火势不会蔓延。几百年来,中田民居无大的火灾,除村口设置的月光塘和环村的溪流外,与这精心设计的御火长城不无关系。中田村有天井200多个,天井四周底以磨平长条大理石砌成。民居四周都是封闭式的,采光条件一般,天井的排水管设计是藏而不露,由上而下,左右转弯,从环村的小溪中流向村前的月光塘。

自然风景

月光塘,位于中田村前,始建于乾隆元年,面积数亩,横线长27.6米,四周铺满青石板,共计288块。

中田村后有翠微峰形似猪形,是中田村的后山,正合中国古代前有好水后有靠山的风水原理。整座山象一个小巧的森林公园,是村民的天然的屏障。大理石质的山体,表面只有微薄的土壤。树木生长在石缝之中,郁郁葱葱。不乏珍贵的树木品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等。

历史名人

福五郎,中田村始祖,武官出身,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茶陵县调守桂阳州(今桂阳县),后由桂阳镇守常宁市永乐二年(1404年)奉承旨在常宁实行军屯,发展生产。率兵作战多年,屡立战功,衣锦还乡后,定居于此,大兴土木,娶妻生子。其子荣公娶妻雷氏,生长子吉恭开派在下麻田(今中田村)。繁衍子孙,聚族而居,40余代,历时600多年。

李世文,庙前镇中田村人,咸丰年间任唐训方的副将,随安徽巡抚唐训方率军出征太平军。性格豪爽,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可与梁山好汉李逵相比,为唐训方办了不少实事,建立了汗马功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