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潘子求仁录辑要

潘子求仁录辑要

《潘子求仁录辑要》是39934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清]潘平格

基本信息

书名:潘子求仁录辑要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丛书名: 理学丛书

平装: 28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01046090

条形码: 9787101046090

产品尺寸及重量: 20 x 13.8 x 1.4 cm ; 340 g

内容简介

《潘子求仁录辑要(竖排繁体)》内容为:潘平格,字用微,四库全书总目作用征,慈溪市人,明末清初思想家,以讲学终身。学问渊博,对程朱、陆王、老庄、佛学都有研究,但均持否定态度。所推崇者,孔孟而已。他说:吾儒之道至孟子而绝,二千年来,我幸窥见一斑,忧叹彷徨,惟恐不得其人共明之。

求仁录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他认为,人一出胎便具有仁义礼智这种善性,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一例外。如果人人都能自然而然地扩充这种善性,一视同仁,就可以达到浑然天地万物一体,天下就太平了。这就是他的求仁之学气否则,于者恻然,于田者不恻然气便是于瞽者一体,于田者不一体气就不是浑然天地万物一体,便是自私自利之心气他推崇尧舜禹汤文武,认为他们视天子之贵、四海之富与己毫不相涉,惟是生民之忧乃自己私事气民不能养,古帝王养之;不能自教,古帝王教之。

目录

潘先生传

卷一辨清学脉上

卷二辨清学脉下

卷三致知格物上

卷四致知格物下

卷五潭然一体中条理

卷六孝弟

卷七读书

卷八问学

卷九笃志力行上

卷十笃志力行下

序言

此上天之所以为生民立之君也气孔孟忧生民涂炭,不得不周流列国气其忧其任与古帝翠一样。后来的人,但知尧舜禹授受天下,不知其授受以忧也。他认为朝廷立有求富贵之路,天下必不治平。盖求富贵有路,则人无不竭其心思、尽其才力以图富贵气二旦富贵,侈心遂生,求其不为民害亦已善矣,又安望其致君泽民有裨天下耶?今民各自养,凡可以得生者无不为己,何暇顾廉耻哉今人各有心,民散久矣气这都是后世求仁之学不明。

文摘

潘子求仁绿辑要卷一

辨清学脉上

孔门之学,以求仁为宗。仁,人性也。求仁,所以复性也。自后孟子日: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不仁即放心,求其放心者,求仁也。孔孟之学,求仁而已矣!仁也者,浑然天地万物一体,而充周于未发,条理于发见.人日用平常之事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浑然亲长一体,则浑然天地万物一体者也。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怵惕恻隐,勃然而发,直捷痛切,不自知觉,浑然孺子一体,则浑然天地万物一体者也。浑然一体之充周于日用、条理于发见如此,则知皆扩而充之以保四海岂难事哉,故日: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吾性浑然天地万物一体,故吾儒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孟子于齐王之不忍觳,而指之日是心足以王,于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指之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于孩提稍长之爱亲敬兄,而指之曰仁也,义也,无他,达之天下气今人于事亲从兄,非无爱敬真笃如孩提稍长时,怵惕恻隐之心,非无勃然发见如乍见孺子、不忍觳觫时,不自知其为真性,故不能扩而充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