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纲
银杏纲为绿色维管植物之一。在地质史上银杏从二迭纪到中生代的中期繁盛于全世界。而现代残留的仅有东亚栽培的银杏一种。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枝有长枝和短枝之分。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片扇形,先端二裂或波状缺刻,二叉脉序。孢子叶球单性,雌雄异株,精子多鞭毛。种子核果状,具3层种皮,胚乳丰富。
本纲现仅存银杏科(Ginkgoaceae)的银杏(GinkgobilobaL.)1种,为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中国特产,目前仅浙江西天目山可能还存在野生状态的银杏,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银杏为高大而多分枝的乔木。枝分顶生营养性长枝和侧生生殖性短枝,长枝节间长,髓小,皮层薄,木质部厚;短枝则相反。小孢子叶球呈柔荑花序状,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腋内,小孢子叶有短柄,柄端具有2个(稀为3~7个)悬垂的小孢子囊。合心皮球很简单,通常仅有1长柄,顶端具2个环形的大孢子叶(特称为珠领),大孢子叶上各生1个胚珠,但通常只有1个发育成种子。种子近球形,种皮分3层;外种皮黄色,肉质;中种皮白色,骨质;内种皮红色,薄纸质,胚乳肉质。
代表植物
银杏(千年银杏树、公孙树)
落叶乔木;枝有长枝与短枝。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状,叶片扇形,有长柄,有多数2叉状并列的细脉;上缘宽5--8厘米,浅波状,有时中央浅裂或深裂。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生于短校叶腋或苞腋;雄球花成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2叉(稀不分叉或3--5叉),叉端生1珠座,每珠座生1胚珠,仅1个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椭圆形至近球形,长2.5--3.5厘米;外种皮肉质,有白粉,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中种皮骨质,白色,具2--3稜;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中国特产,现普遍栽培。木材优良,供雕刻、图版、建筑筹用;种仁可食,人药有润肺止咳、强壮等效,叶供药用。
古植物
银杏纲现在只有一属一种Ginkgobiloba。属于本纲的化石初见于二叠纪,但可能属银杏纲的化石在晚石炭世已经出现。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是银杏纲的极盛时期,广布羽欧亚大陆的温带植物地理区,自晚白垩世起逐渐衰落,但在第三纪是中欧尚有银杏类分布,自第四纪冰期后,本纲植物在中欧、北美等地全部绝灭,现在野生的银杏纲一属一种仅生存于我国,是一种典型的孑遗植物。
银杏
乔木,高可达40m,枝分长枝和短枝。叶扇形,有长柄;雌雄异株,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每雄蕊有两个花药,雌花有长梗,顶端生两个或一个直立胚珠,种子核果状,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内中皮膜质。银杏花粉管内的雄性精细胞有纤毛,雌花与苛达纲和松柏门的复合雌性器官也有明显区别。银杏的这些非松柏纲特征引人注目。
化石银杏除了和现存的Ginkgo最接近的似银杏属(似银杏)和Baiera(裂银杏)外,还有其他一些类型。
似银杏
叶型与现代Ginkgo很相似。具一长柄,叶片不分裂或分裂为2-8个舌形或倒楔形的裂片。每裂片内有几条两歧式分叉的扇状脉。本属与现代银杏的叶子在外形上很难区别,为一化石形态属名。系代表与现代银杏不易区别的中生代化石植物。中三叠世至第三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最盛。广泛分布于北半球。
裂银杏
叶扇形至半圆形,具有明显的柄。叶片常深裂为许多窄的线形的裂片,每一系裂片内具2-4条平行脉。中三叠世至晚白垩世。分布于北半球。本属和似银杏属不易区别,表皮形态区别也不大。一般都以其叶片分裂较深、较多者归Baidra,较浅、较少者归于Ginkgoites。有人建议议裂片中的平行叶脉4-6条或更多者为Ginkgoites,而2-4条为Baiera。这可作为鉴定时的辅助标志。
线银杏
叶很长,无柄;叶片革质状,比较厚,叉世深裂成为很细的裂片,宽仅1-3mm,簇生于短枝上。每裂片不多于2-4条平行叶脉。最初在叶基时只有一条,直到叶片分叉的地方,才作为两歧式分叉,最后的细裂片上有时也仅一条叶脉。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以侏罗纪为最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北半球最多。
用途
银杏树形优美,为优良的行道树及园林绿化树种。木材细密,是优良的用材树种。种仁(千年银杏树)
供食用及药用,有润肺、止咳、强壮等功效。近年研究表明,叶含黄酮、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等生物活性化合物,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和预防阿尔兹海默症有很好效果,成为重要的药用植物。
参考资料
植物通 银杏纲 2006-10-13.www.zhiwutong.com.201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