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陵
经历
教育经历
• 1983年7月毕业于东华大学纺织系,学士;
• 1986年1月毕业东华大学纺织系,硕士;
• 2005年3月毕业于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博士;
工作经历
• 1986年2月留校任教至今;
职称
• 1986.1-1988.7 助教;
• 1988.9-1994.7 讲师;
• 1994.8-2005.8 副教授;
• 2005.9-今 教授。
研究方向
荣誉获奖
荣誉及获奖情况:
1、"机织学",上海市精品课程,2004. 第三顺序
2、"机织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 第二顺序
科研项目
近几年承担的项目:
1. 立体编织及复合材料,上海市教委,1999.9-2001.12,上海市教委,完成
2. 热塑性树脂基纤维增强预浸材料的制备研究,教育部,1998.4-2001.6,教育部,完成
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弹道冲击性能研究,教育部,2000.1-2002.12,教育部,完成
4. 热塑性树脂基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上海市教委,1998.1-1999.12,上海市教委,完成
5. 公安巡警安全防护服研究,上海市科委,2003.11-2005.09,上海市科委,完成
6. 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纺织总会,2000.1-2003.8,纺织总会,完成
7. 上海纺织面料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应用,上海市科委,2004.10-2006.6,进行中
8. 复合材料隔板技术,上海航天工业总公司,2001.9-2002.9,完成
9. 腔内隔绝新型织物研究与应用,上海长海医院普外科,2000.5-2000.12,完成
10.底网造纸毛毯研究,上海金熊造纸网毯有限公司,2004.2-2006.6,进行中
发表论文
近几年发表的论文:
1. Bohong Gu,Yuling Li. Ballistic Perforation of Conically Cylindrical SteelProjectile into Tree-Dimensional Braided Composites. AIAA Journal. 2005.,43(2)426-434 SCI/EI收录
2. Li Yuling,Ding Xin,Hu Liangjian. Permutation Analysis of Track and Column Braiding.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2004.,21(2) 83-88 EI收 录
3.田增峰,李毓陵,胡良剑,李铁飞. 纵横步进编织规律的数学描述及其证明. 数学的认识与实践. 2004.,34(10) 34-37
4. 相金燕,李毓陵,赵,景在平. 高分子医用材料表面固定生物分于. 中华实用医学 2003. 5(12) 4-7
5. 李毓陵,徐天明,俞雯. 高校实验室建设模式探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1(6) 114-116
6. 李毓陵,陈旭炜,李长龙. Lyocell长丝机织过滤布的性能. 东华大学学报,2003. 29(3)94-96,100
7. 李毓陵,丁 辛,胡良剑. 纵横编织中的置换理论. 东华大学学报. 2005.,31(1) 11-15
8. 李毓陵,陈旭炜,李铁飞. 纵横步进编织中锭座在编织盘上的排列. 东华大学学报. 2003. 29(6) 58-61,80
9. 余旺苗,李毓陵,陈爱弟,陈旭炜. 抗菌防臭和远红外微元生化复合功能性纺织品开发初探. 产业用纺织品. 2002.,20(10) 15-19
10. 陈旭炜,李毓陵,李长龙. Lyocell纤维机织起绒基布的性能. 东华大学学报. 2001. 27(5) 9-11
11. 赵书尧,李毓陵,陈旭炜. 人造血管用织物的研制及其渗透性能的研究. 产业用纺织品. 2002.,20(12)20-23
12. 李毓陵,陈旭炜,余旺苗. 远红外织物保暖功效表征的研究. 第三届功能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2003.12.3-5,1427-1434
13. 李毓陵,丁辛. 纵横步进编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全国第十一届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0.,339-342
14. 发明专利,带有新型补偿装置的三维编织锭子,2003-11-07,ZL 01112925.5
15. 发明专利,新型三维编织机, 2003-08-01,ZL 01105999.0
16.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血管腔内隔绝系统, 2001-03-029,ZL 00218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