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
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又称“小戴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的最大口径火炮。该迫击炮由美国工业建造,旨在应对纳粹在欧洲的侵略。尽管战时仅建成1门,但并未来得及投入实战。
详情
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的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径为914毫米,炮座重72560公斤,发射的弹头重约1700公斤。该迫击炮配备了一个长4.8米、宽2.7米、高3.0米的底盘,以及高低、方向瞄准器。底盘首先通过斜面从车上卸下,安放在事先掘好的土坑内,再进行加固。随后,由M26改装的特制牵引车拖曳来的炮身沿着基础部的滑轨固定于基础部,完成安装。炮弹的重量达1640公斤,其中包括700公斤的炸药以及970公斤的抛射药。炮重60吨,射程达10,000米。
设计与制造
为了创造小戴维这个纪录,A.R.McAllister先生带领着忠实的团队赢得了在《工业与军火》关于军火设计建造的战斗。McAllister先生正在纂写他的传奇故事,不置一言。Iversen先生和McAllister先生代表了那些为了建造美国最大火炮而艰辛工作的人。1944年初,针对纳粹在欧洲的侵略,计划已经很快地就要制定好了,所有的应急行动都已准备好,所有的关键物资的供应都已经开始。德国最高司令部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好几条强大的防线。这些工作由部分的被掩埋的增强混凝土碉堡构成,这些碉堡每英里25个位于重要地区的防线上。防线上每个碉堡50英尺长,30英尺宽,17英尺高,有房顶和厚达7英尺的增强钢筋墙。军事生产需要足够的计划应付任何偶发事件。一旦我们的进攻部队越过滩头被阻止住,就意味着必须提供物资去击退敌人的防御同时保持住进攻的节奏。经验告诉我们,现存的战地炮兵武器如果不付出大的损失或者不在其擅长的直射范围里,任务就不能完成。因此,一个新的方案亟待出笼。三月初,盟军地面部队表达了他们对此的严重关注并把问题提交到了军械部的研究和发展部门。三月十一日,在G.M.Barne少将的办公室里召开会议,“小戴维”工程被提出,对此问题的解释从目标的属性到所需的抛射弹再到破坏力直至武器本身,Barne少将很有逻辑性的总结规划了工程上的问题。经过计算,对德国工事的摧毁需要一种重量超过3200磅射击距离至少7500码的武器,在受到遮蔽保护的地方开火,这需要极高的精准度,一到两发就要将碉堡摧毁。这种武器必须能在现存的公路和高流动性独立的铁路上运输,它能够天黑后被安放好,午夜开火,当其至关重要的任务完成后,要赶在天亮前撤走。首批交货被指定在工程提交6个月后。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决定制造一种36英寸的巨大迫击炮。这种武器极像两个澡盆从一边焊接到另一边,为了保证它的公路的流动性,需要两个巨大的坦克运输车,一个用来运送它的38英寸炮管,另一个运送其基座和冷却系统。很明显,要满足交货的时间要求,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标准部件,但是现在没有现存的标准部件,除了商用发动机,泵,阀门,电子控制装置和水平射角视镜。其他操纵该设备的部件,比如液压起重器,支撑设备,平台拖车都必须生产。作为一个经验背景,军械部过去发展过6到10英寸的迫击炮,没有遇到过相似的问题,粗略的信息能从德国巨型超级加农炮那里得到。这个期限似乎没有价值,因为德国比它口径小5英寸的同样武器都需要一个25节车厢的火车来移动它,安放在平行的铁轨上,完全安装好要三个星期。参考以上的经验和军械部的精通此方面朋友Frank.B.Bell的建议,重力和问题的难点都交给了Mesta机器公司的总裁Lorenz Iversen先生,没有更聪明的选择了。在完全不在乎个人的压力,每天工作16到18个小时的状态下,设计出了世界最大的火炮,1944年5月9日,他收到了合同书。接下来,一连数月令人烦恼的日子开始了,基本设计被细化,被精确直到适合实际的生产,每天都有超过昨天的新的悲伤,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任务似乎不可能完成,但是每个困难都带来了激励,最终的结果就要出来了,稳定的,坚持着,不断的获得进展。数不清遇到多少困难,但一个简单的判断都要取得成果的纪录。额外的安全保障在小戴维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期间就开始了,Lorenz Iversen先生拿出了所有最初级的设计方案,在一个技工的协助下,在一间上了锁的屋子里着手工作。整个工程被指定叫做“炸弹测试设备钛”,用来掩盖武器的实际性随着发展,36英寸迫击炮的基座被放在一个大约18英尺长,11英尺宽,10英尺高的钢盒子上,它被设计放到一个坑里,方便的用作外壳或炮弹发射口。这个基座设计包括升降机,水平移动器还有其他所有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液压泵,数台起重器用来安放移动基座和拼合炮管。炮管部分是由炮口装填的顺时针旋转来福纹(一圈合60倍口径)的炮管、升降段、冷却系统组成。各种各样的弹药,重量从3200磅到3650磅不等,以配合预定的旋转带。推进装弹部分由136磅重的基座部分和2个增重部分各重41磅。迫击炮炮管原来规定每平方英寸要有65000磅的强度,通过应用一个新颖的三段熄灭方法,Mesta公司能够将其提高到每平方英寸95000磅,可使射击距离从原来的7500码增加到9500码。1944年10月9日,也就是收到合同后的5个月,试验型已经组装完毕,接下来是实验,装置通过公路运到阿伯丁试验场,经过公路的多条路线,材料的道路适用性得到很好的展示。10月28日,试验型迫击炮的基座被装船,第二天到达阿伯丁试验场,30分钟里,基座被安放到一个坑里。炮管两天后被船运到,也是半个小时里被装好。小戴维的第一次试射是10月31日,原始的抛射弹道和设计数据来自于发射外形和重量比例类似迫击炮弹药的155-mm炮弹,为了发射平台收集射程数据,需要进行范围更大也更昂贵的试验,因此,75-mm,M8榴弹,这些有着相同外部弹道和一个高的发射率的炮弹被用来确定初始数据和让迫击炮准确地打中目标。
用途与影响
小戴维的破坏力没有让设计者失望,深深的弹坑有一个单元楼那么大。静态引爆下它对德国碉堡的破坏力被评估出来,可以夷平一百平方英尺范围内混凝土厚板。与此同时,欧洲的战斗已经白热化,乔治·巴顿坐着装甲车穿过法国,摧毁了德国防线的最后希望,在Aachen,Siegfried防线被撕开,欧陆大战终止了,等待需要的物资运往前线和好的天气的到来,12月份,混乱的德军进攻仅仅只需耗尽敌人的储备就可至其死地。所以,欧洲战区不再需要小戴维的帮助了,它被转向了日本。在冲绳县,进展缓慢而代价高昂,日本人都躲在挖好的工事里,当对日本本土进攻开始时似乎有不好的预兆,这时需要一种武器把敌人从深深的战壕里炸出来,一份运送威力强大的迫击炮和受过训练的操作人员的计划制定出来,用以增援即将开始的攻击。然而,天空里一声巨大的爆炸,原子弹结束了一切。和平胜利了,尽管未发过一枚炮弹,小戴维仍然是美国工业力量的象征----世界最大的火炮。
参考资料
二战火炮 之 914毫米的“小戴维”:二战时期制造的最大口径火炮.搜狐网.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