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峡口

石峡口

石峡口旅游度假区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中心区石峡口水库于1972年兴建,主要是依靠当地群众人推肩扛修建完成,是老区艰苦奋斗的结晶,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景区内明长城自韭菜庄入境,东南蜿蜒进入北堡乡,沿线徐氏楼(七墩楼)、箭牌楼墩台林立,墙体完整,保存较为完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区内还有绵延数公里军用弹药储备库和电视剧拍摄外景地,构成了黄土高原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盆地青英雄纪念碑为偏清支队抗击日寇侵略牺牲烈士而树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简介

诸暨市枫桥镇东十二里乐山境内芝坞山(石峡)风景区内,也称石鸭口,距绍兴市、诸暨城区各25公里,处崇山峻岭之口,有狮子白象守门之相,四周山清水秀、林茂竹秀、鸟语花香、景色清幽。石峡间有条小溪,源发会稽大山,一年四季溪水清澈见底,溪间巨石似一只只石鸭,小石似一个个鸭蛋,卵石遍布整条小溪。这些巨石传说为石鸭所变,卵石为石鸭所生的鸭蛋。

唐末五代十国时,后梁开平元年(公元九零七年),吴越(十国之一)开国之钱镠被封为越王(俗称钱大王),次年,钱大王决定大兴土木,一为解决钱塘江难渡,准备驱石作桥;二为在泌湖建造皇宫,因宫前所设金狮白象,都需要用整块岩石雕凿,也需要驱石。钱大王手中有一钢鞭,因其钢鞭能撼山赶石,人称“赶山鞭”,钱大王需要采集大批巨石。便亲自从会稽大山上赶下一大堆巨石,巨石在钱大王“赶山鞭”催动下变成一群鸭子,钱大王的“赶山鞭”一挥,这些鸭子还能产下一个个金蛋,一大群石鸭在钱大王“赶山鞭”催动下乖乖地顺势而下。途经石峡口遇到一潭清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溪两岸山崖奇特,风景秀丽,鸭群就在溪间戏耍,游玩,就停了下来。钱大王屡屡挥鞭,群鸭毫无去意,此时已时值深夜,钱大王足足赶了半夜,鸭群还在溪间兜圈,溪畔有一老婆婆告诉钱大王“天一破晓,鸭子将又变为巨石”,钱大王心中大急,“赶山鞭”连连挥动,群鸭就是不走,赶呀赶,赶呀赶,越急越赶,越赶越急,忽闻一声鸡鸣,石鸭如云起飞,不一会巨石片片飞坠溪中,钱大王也不慎滑了一跤,仰天一跌,一屁股坐在石峡岩石上,他又气又恼,把“赶山鞭”猛地戳在石峡溪岩石中,把自己穿在脚上的两只皂靴一脱,一只皂靴丢到单家甸山上,一只皂靴抛到诸暨市和东阳交界山上,驱石不成,钱大王心中懊恼,随手用力一鞭挥去,石峡溪边顿时壁立百丈。

由于钱大王的“赶山鞭”在石峡溪岩石中一戳,从此留下一个深约三尺,直径约三尺,四周浑圆,光滑的石洞。一大群石鸭也就留在石峡溪中,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卵石。钱大王的两只皂靴也变成巨岩,一只还留在大祝道上单家甸山顶上,人称“皂靴脚”,另一只则被他随手一抛,掉在诸暨和东阳交界的山上(至今尚存)。

因为这个神话传说,所以后来也有人把石峡口称为石鸭口。关于钱王赶山驱石的传说,枫桥境内另一座名山石撼山的来历也与此有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