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冯·牛赖特
康斯坦丁·冯·牛赖特(1873年2月2日 - 1956年8月14日),全名诺伊拉特男爵康斯坦丁·赫尔曼·卡尔(德语:Konstantin Hermann Karl Freiherr von Neurath),是一位德国外交官、政治人物。他在1932年至1938年间担任德国外交部长,并在1939年至1941年间担任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保护国保护者(总督)。此外,他还曾在1930年至1932年担任德国驻英国大使。牛赖特因其在纳粹政权下的行为而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定有罪,并被判处15年徒刑。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康斯坦丁·冯·牛赖特出生于符腾堡王国的恩茨河畔韦兴根,属于一个不显眼的士瓦本贵族家庭。他在奥基斯特·杜宾根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接受法学教育,并于1892年毕业后返回家乡从事法律工作。1901年,他加入了政府部门,并在柏林的外交部办公室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1903年,他被派往伦敦的德国驻英大使馆,自1909年起担任该馆的法律顾问。1914年,他被派往伊斯坦布尔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一名步兵团军官服役至1916年,期间严重受伤,并因此获得了铁十字勋章。战后,他回到了外交领域,并在奥斯曼帝国任职。1917年,他暂时离开外交服务,接管了符腾堡王国的政府。
政治生涯
1919年,牛赖特重返外交界,成为丹麦哥本哈根的大使。1921年至1930年,他担任驻意大利大使。1929年,他曾考虑加入德国内阁。1930年,他被任命为驻英国大使。1932年,他被召回德国,并在巴本内阁中被任命为外交部长,随后在施莱歇尔和阿道夫·希特勒的内阁中继续担任该职务。在希特勒执政初期,牛赖特被认为在削弱《凡尔赛和约》和领土扩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他经常因为战术而非意识形态的原因而不满希特勒的目标。这种不满最终导致希特勒在1938年用更顺从的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普取代了他。尽管如此,牛赖特仍然留在政府中,担任不管部部长,并被命名为秘密内阁会议主席和德国防委员会委员。
1939年3月,牛赖特被任命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的保护者(总督)。在那里,他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取消新闻自由、禁止政党活动和解散工会。他还推动了针对捷克斯洛伐克工业的纳粹化政策,将其纳入德国军事生产体系。1939年8月,他发布了一份声明,警告破坏活动并将责任归咎于整个捷克社会。同年9月,随着战争的爆发,数千名捷克斯洛伐克知名人士被逮捕并受到“保护性”拘留,其中许多人后来在集中营中死亡。
纽伦堡审判
康斯坦丁·冯·牛赖特在纽伦堡审判中被控犯有多项罪行,包括共谋、计划、发动侵略战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他被判定有罪,并被判处15年徒刑。1954年,由于健康问题,他提前获得释放,并退休至家族庄园,两年后去世。
家庭生活
康斯坦丁·冯·牛赖特于1901年5月30日与玛丽·奥古斯特·莫泽·冯·菲塞克在斯图加特足球俱乐部结婚。他们的儿子康斯坦丁于1902年出生,女儿温弗雷德于1904年出生。
参考资料
康斯坦丁·冯·牛赖特.新知网.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