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柳青站

杨柳青站

杨柳青站(Yangliuqing Railway Station),始建于1910年,位于中国西青区,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 

杨柳青站的上下行车站在京沪铁路上,距北京站149.9公里,距上海站1283.6公里。

历史沿革

杨柳青火车站,位于西青区杨柳青镇境内。始建于1910年,是京沪铁路的一个车站,隶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铁路局)天津车务段管辖,现为二等站

2009年5月,由于天津西站扩建工程开始,杨柳青站成为天津西站的临时站。2011年6月30日,天津西站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杨柳青站完成天津西站临时站的使命,但仍然保留了部分客运业务。

简介

杨柳青站站址:西青区

建站历史:建于1910年

位置:地处京沪铁路,上行离北京站162公里,下行离上海站1301公里

归属:隶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车务段管辖

等级:现为二等站

2009年5月,由于天津西站扩建工程开始,杨柳青站成为天津西站的临时站。

车站结构

杨柳青站目前使用的站房建于1980年,内设售票室、候车室和站务室,其中候车室面积1032平方米。另外车站仍旧保留1910年建成的老站房,是原津浦铁路天津至德州区间仅存的5座原建筑之一。老站房为德式建筑,面积375平方米,为砖木结构。老站房外立面呈“口”字形,屋面盖红色筒瓦并开有天窗,正面设有四间木制月台,两侧开拱券式券门。

杨柳青站站场位于弯道上,设有6条股道,3座站台。其中1站台为基本站台,2站台为中间站台,紧贴上行正线;3号站台建于2009年,为高站台,3座站台间设有天桥连接。此外车站设有通往河北石油集团廊坊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杨柳青镇分公司和天津蒙达实业有限公司的专用线。

车站文化

在站台上感受到浓郁的古镇年画文化氛围,让人眼界大开,足有三米高的“大娃娃”雕塑十分醒目地坐落在车站的一站台上,雕塑底座下方刻有“杨柳青站”和“莲年有余”的字样。离“大娃娃”雕塑不远处,一站台上还有一条由10多幅年画组成的画廊。年画选材丰富,色彩绚烂,仿佛让人置身于春节年画市场,进一步感受到浓烈的年画文化氛围。

在车站的会议室里,墙上贴着的“莲年有余”和“福寿三多”两幅年画格外醒目,标语“古镇文化为我用,车站和谐谱新篇”凸显出车站企业文化的主题。车站站前广场也显得与众不同。站舍正前方约10米处有一排高大的柏树,两侧则是由冬青组成的绿篱,远处是一片由响叶杨组成的小树林,几组用于晨练的健身器材摆放在树林里。

杨柳青古镇因京杭大运河而兴,明清两代,这里漕运鼎盛、舟云集,呈现出一派水乡景象。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代,繁荣于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版画史上,与南方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清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是杨柳青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曾出现过“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景。喜庆吉祥是杨柳青镇年画的主题,而表现时兴事物也是它的一大题材,如清末曾出现过取材天津站的年画就十分走俏。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杨柳青年画业开始走向衰落,后继乏人,濒临绝迹。年画艺术几经兴衰,如今的杨柳青年画正以一个新的文化产业展现于世人面前。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杨柳青站,正是要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用文化的力量使这个老站再次焕发青春,彰显富有地域特色的站车文化。

上世纪初,伴随津浦(天津市浦口区)铁路建设,杨柳青站于1910年建站。车站现为三等站,设两座站台,有地道相通,日通过、接发列车99对,其中停靠旅客列车两对。车站年客运量为17万人、货运量为37万吨。站内有4条到发线、6条货物线和两条专用线,候车室可容纳1000多人同时候车。

距离杨柳青站约几百米处还存留有老站舍遗迹,长约30米的老站舍的进出口已被封死,一堵矮墙挡住了部分视线,隔着墙还能看到“杨柳青站”四个残存大字。

业务范围

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

货运: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不办理危险货物发到。

列车时刻

连接车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