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和联永硕

和联永硕

和联永硕是华硕电脑(上海)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拆分的一家电脑公司。主要业务为机壳模具研制、游戏机、网络通讯产品的生产制造。

公司规模

华硕电脑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拆分。该公司品牌业务将划归“华硕”名下,代工业务拆为两家子公司:其一是“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定位于与PC相关的代工与服务;其二是“永硕联合国际”,主要业务为机壳模具研制、游戏机、网络通讯产品的生产制造。华硕净值约1,400亿元新台币,分家后2家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永硕联合国际将分别取得700亿元和120亿元,共计820亿元新台币,母公司华硕则留下580亿元。

华硕除将代工切割为2家公司外,包括大陆等地子公司亦会针对负责业务进行分割,例如翔威、亚旭及即将清算的日月明划至华硕品牌公司,和联旗下有华擎、AMA、威硕、名硕、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墨西哥厂等,永硕则拥有凯硕及捷克厂等。而对于分家时间点,施崇棠说,其实分家可再快一点,后悔没有早点切割。

在高层布局方面,未来华硕品牌公司仍由施崇棠担任董事长,团队成员包括业务总经理曾锵声等,2家代工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硕则皆由现任华硕副董事长童子贤接掌董座,而创办人之一、华擎董事长徐世昌则担任副董事长,由童子贤一手领军的工业设计团队亦并入和联,原OEM事业处、服务器事业处,负责板卡、笔记型计算机(NB)、桌上型计算机(DT)及服务器代工业务的童旭田、程建中等人则为和联核心团队要角。

施崇棠表示,为发挥PB经营与代工业务切割综效,华硕一直积极进行组织重组及专业分工,以提高整体竞争力,预定2008年1月1日将正式完成分家事宜,代工事业取得820亿元资金,分割为和联、永硕2家子公司,而为全体所有者权益着想,此次采用母子分割法并不影响公司净值。

针对外界质疑代工事业为何拆成2家公司,而非1家公司,施崇棠强调,和联取得700亿元资金,主要是以PC代工事业为主,永硕则拥有120亿元资金,主掌非PC代工业务,而另分割出永硕的主因是考虑接下来在非PC代工领域还有其它购并、入股及策略联盟计划,有些合作伙伴会考虑对方主力营运业务对于自身是否有帮助,加上若合作一方净值过大,对于对等洽谈合作细节会有些阻碍,在多方评估下才切割为2家子公司,但在任务完成后,最终2家公司应会合并为1家公司。

此外,由于华硕是百分之百持股2家子公司,外界亦质疑子公司获利将会再回到母公司手中,分割已失去意义,施崇棠对此表示,品牌、代工切割后,2家代工公司将规划挂牌上市,原则上以台湾为主,也会考虑海外上市必要性,2008年会积极采取引进特定投资人及进行员工释股等多元方式。

施崇棠强调,产业环境已不利于华硕品牌与代工业务并存,随着品牌业务扩展,在争取代工业务时频遭对手以共享资源安排及品牌业务实力提出质疑,在多家客户反应下,华硕加速品牌、代工切割大计,并进行无数次沙盘推演,希望能将组织、人事冲击降至最低,并符合客户需求,朝「只有第1,没有第2」目标迈进,亦会持续落实垂直整合分工策略。

施崇棠指出,华硕2006年合并营收约达5,602亿元,品牌事业营收比重约33~38%,2007年目标则约7,500~8,000亿元,品牌事业约占2,500亿元,和联相关部门约3,000~3,500亿元,永硕相关业务则约1,500~2,000亿元,其中,永硕2007年即可开始获利。

童子贤则强调,在宣布品牌、代工分家时程细节后,代工业务2~3个月内会有显著成绩出现。业界对此推估,由于华硕已与多家品牌业务洽谈多款订单,为避免重演苹果公司(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掉单,加上因应多家客户要求,才会迅速发布分家大计,期望能令大单安心落袋,当然更希望苹果订单回流。

华硕财务长张伟明针对分家细节表示,和联将拥有1,026亿元资产,负债为326亿元,营业价值700亿元,和联将以每股发行价格43.75元,发行16亿股予华硕;永硕资产为273亿元,负债153亿元,营业价值120亿元,未来永硕将以每股发行价格15元,发行8亿股予华硕作为对价,2家子公司将带走820亿元,华硕品牌母公司则为580亿元。

另外,华硕母公司暂未有减资计划,而先前有关以现金增资发行普通股参与发行海外存托凭证(GDR)部分,则是因应分家预作准备,分割后持续往巨狮平方目标迈进。

公司管理

和联永硕集团

参考资料

分拆华硕.新浪财经.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