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阳
钟晓阳,作家。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父亲印度尼西亚华侨,母亲东北人,1962年生于广州市,由于一下地,太阳就出来了,外公以此取名“晓阳”。成长期间就读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玛利曼中学”,并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影系,后来定居澳洲。十三、四岁开始写作,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及诗歌,其中以小说创作最为人熟悉。自小受作家张爱玲、琼瑶及古典文学红楼梦的影响,文笔细致典雅、集世俗与严肃于一身。前往中国台湾领取联合报小说奖结交了中国台湾文人朱天文朱天心,投入以中国台湾为土壤的《三三集刊》,定下日后文字深埋“张腔”的幼芽。
人物经历
1963年,五个月大时,父母经珠海市走陆路到澳门。父亲先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在澳门住了一年多后,走海路到香港。
1970年,进香港教会英文学校“玛利诺修院学校”,从小学部一直念到中学部毕业。母校红砖校舍2008年被香港政府正式列为法定古迹。
1974年,跟父母到中国台湾玩,在台北市中心脱队迷路,很幸运又找回家人,没人知道她丢过。
1978年,以小说〈病〉获香港第五届青年文学奖小说初级组推荐奖,写医生的故事。
1979年,以散文〈祝福〉获香港第六届青年文学奖散文初级组优异奖,写小学同学的事。看了《击壤歌》后写信给作者朱天心,长信陆续刊登在《三三集刊》。寒假跑来中国台湾找朱天心,偕三三诸好友游台北市、台东县、屏东市。在台东被狗咬,同行朋友没人知道(幸好衣服穿得厚)。
1980年,再度参加香港青年文学奖,也是得第二。奖座是朱铭设计的《李白》铜雕,视为历来最好的奖品。暑假跟母亲回沈阳市,探亲兼收集“赵宁静的传奇”写作资料。遍游北京、上海市、杭州市、无锡、桂林市等。回家不久开始写〈妾住长城外〉。
1981年,终于在征文比赛中夺冠。 〈明月何皎皎〉和〈贩夫风景〉分别在两个香港文学奖中得散文组第一。小说〈妾住长城外〉(“赵宁静的传奇”第一部)在台北市《三三集刊:战太平》《自由日报》,香港特别行政区《大拇指半月刊》同时连载。去美国Ann Arbor密西根大学升学,主修电影与电视欣赏,自编自导拍过两部短片,都拿A但都没留拷贝。
1982年,中篇小说〈停车暂借问〉和〈却遗枕函泪〉在《联合报》副刊连载。 “赵宁静的传奇”三部曲结集为《停车暂借问》在中国台湾出版(三三书坊)。作品《停车暂借问》于2001年被改编为电影,又名《烟雨红颜》 (中国台湾版),导演刘德凯,江平、杨海薇、吴兵编剧,演员张信哲、周迅、邱心志、徐晶。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及中国台湾鑫钰影视有限公司出品。
1983年,在中国台湾出版短篇小说集《流年》(洪范书店)、散文与新诗合集《细说》(三三书坊)。
1984年,大学毕业后在美国赖着不走,跑去旧金山写作。常常去湾区梭沙立多(Sausalito)的码头看朋友修船,写成了〈哀歌〉。养了只小誉品香豚和小灰兔。
1986年,回香港特别行政区。获邀到香港大学演讲,有史以来头一遭,居然没出糗。在中国台湾出版小说集《爱妻》(洪范书店)和《哀歌》(三三书坊)。第三度访台,这回没迷路也没被狗咬。
1987年,赴美参加第二十届爱荷华国际作家计划,同年参加作家有李昂、黄凡、蒋勋、汪曾棋、古华等。巴西作家当众向她求婚,她没答应。
1988年,爱荷华活动结束后赖着不走,自租房子多住了半年,什么都没写。回香港,认识张叔平、王家卫。帮张叔平编剧,去北京收集资料,用一年半写了3/1,但电影没拍成。搬出父母家,效法职业女性过独立生活,编剧费全部用来付房租,撑了两年。
1989年,帮香港特别行政区导演兼填词人潘源良编剧。去上海市收集资料,剧本写了3/2,电影没拍成。
1991年,赴新加坡参加第五届国际华文文艺营,重遇朱天心。跟龙应台同台演讲。
1992年,移民澳洲,住在雪梨。获澳洲艺术局两年写作奖金。年底偕香港作家好友钟玲去雪梨附近蓝山上的写作坊住了几个月(Blue Mountains),在那里写已开笔的《遗恨传奇》。有史以来最好的写作环境,却是最差的写作状态。小说集《燃烧之后》在中国台湾出版(麦田出版公司)。短篇选集《普通的生活》由中国台湾洪范书店出版。
1994年,取得澳洲公民资格,又一次赖着不走,无所事事多待了一年。
1995年,回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把《遗恨传奇》写完。从此没回澳洲。
1996年,长篇小说《遗恨传奇》在香港电台出版。为配合新书出版访台,没迷路也没被狗咬。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着手整理诗集《槁木死灰集》。
1997年,诗集在香港出版,中国台湾版由远流旗下的元尊出版。
2000年,改行做翻译,帮电子企业写英文稿等,有时帮王家卫写电影大纲和译字幕。
2000年之前的作品分别刊登于《香港时报》(已停刊)、《当代文艺》《大拇指半月刊》(已停刊)、《素叶文学》、及中国台湾《三三集刊》《联合报》等。自小说作品《遗恨传奇》出版后,钟晓阳停止公开作品,并消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台湾的文坛。曾参与电影导演王家《2046》字幕创作及担任电影《铁三角》(林岭东导演的一段)的编剧。经过十年封笔,钟晓阳于2007年09月开始在香港报章上再度执笔刊载散文作品。
2002年,持续零星接翻译案。
2006年,第三次敲电影的门,与导演林岭东合作编写三段式电影《铁三角》的第二部。电影拍成了。在动画公司当了38天编剧,生平第一遭在办公室干活,发誓也是最后一遭。
2007年,在香港浸会大学大众传播系当兼职编剧讲师。生平第一遭用嘴巴干活,发誓也是最后一遭。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某报社编辑的游说下重操旧业(创作),开始发表散文。
2008年,《停车暂借问》在香港出修订版。 7月,沉寂十年后第一次公开露面,在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系列”发表演讲,会场爆满,轰动一时。 10月,《停车暂借问》在台出版25周年纪念版。其实它已经26岁。
2014年,发表中篇小说新作《哀伤纪》。
2014-2017年,用三年时间将旧作《遗恨传奇》大幅度重写,改名《遗恨》,于2018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