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伏锦

伏锦

伏锦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新品种,其亲本为元帅和黄魁。这一品种于1939年杂交,经过多年的筛选,在1954年被选为优良系别,并于1958年正式命名为伏锦。

形态特征

伏锦的树冠较大,呈现半圆形,树姿开张。树干颜色为黄褐色,2至3年生的树枝为棕黄色,而1年生的树枝则为暗褐色,斜生且易于下垂。节间的长度适中,嫩梢上有较多的茸毛。皮孔中等大小,数量较少,形状为椭圆形。叶片较大,长约为8.5至9.5厘米,宽约为5.5至6.0厘米,叶形指数为1.8,卵圆形,平展,叶缘略呈波浪形,叶背上的茸毛较多,叶柄长约为3.4厘米,基部微带紫色,托叶中等大小。花芽较大,花冠直径约为4.7厘米,淡粉色,每个花序平均有5朵花。

生长习性

伏锦幼树生长旺盛,树冠形成迅速,而成年的树木生长势头中等。在辽宁省西部的坡地上种植时,7年生的树木高度可达2.8米,冠径约为2.1至2.0米,干周约为19.7厘米,每年新生的枝条平均长度约为39厘米,粗度约为0.7厘米,平均节间长度约为2.4厘米。萌芽率较高,平均为80.3%,短枝率为45.8%。1年生枝短截后,除了基部2至3个芽不易萌发外,其他腋芽均能萌发生长,平均成枝数为3个。果台抽枝力较强,通常可以抽出2个长果台枝或中、短果台枝。冠内的枝条较为密集。

结果习性

伏锦的结果习性表现为早期结果,苗木定植后第4年至第5年开始结果。9年生的树木主要由长果枝结果,中、短果枝和腋花芽也有一定的比例。长果枝约占各类果枝的66.1%。花序坐果率为71.9%,花朵坐果率为16.6%,平均每果台坐果1.5个。果台枝连续结果的能力稍强。伏锦具有较强的丰产能力,大小年现象不明显。生理落果程度中等,但在采摘前会有较多的落果。

物候期

辽宁省兴城市,伏锦的物候期如下:4月中旬花芽开始萌动,5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果实于8月上中旬成熟,与祝光品种同期,属于早熟品种。10月中下旬树叶开始脱落,全年的营养生长周期大约为195天。

果实性状

伏锦的果实中等偏大,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量为120至150克,形状为圆锥形,果形端正。底色为黄绿色至淡黄色,果面上覆盖着淡红色的霞彩和宽短断续的红条纹,外观良好。果面光滑,有光泽,无棱角,无锈斑蟳。果点稍大,数量中等,颜色为褐色。果梗较长,细长,梗洼深而狭窄,萼洼浅而狭窄。果皮坚韧,果心较大,果肉为黄白色,质地细腻、脆爽,果汁丰富,味道甜或酸甜,带有轻微的香气,品质中上至高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至13%,可溶性糖含量为8.4%,可滴定酸含量为0.44%,去皮硬度为8.4千克/平方厘米。果实不耐长期储存,在常温下可保存约20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