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叶
地黄叶,属于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的叶子。
形态特征
地黄叶所属的地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10至40厘米。植株全身覆盖着灰白色的长柔毛和腺毛。其根部肥厚且肉质,形状多样,可以是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生长,单个或在基部分出多个分支。基生叶形成一簇,叶片呈现倒卵状披针形,长度在3至10厘米之间,宽度则在1.5至4厘米范围内,顶端钝,底部逐渐变窄并延伸成为长叶柄。叶面上有许多皱纹,边缘带有不规则的锯齿。茎上的叶子相对较小。花茎直立,同样被毛发覆盖,在茎的上部形成总状花序。苞片叶状,发育程度不同,有的发达,有的退化。花萼钟形,顶部五裂,裂片呈三角形,表面有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共有十条脉络。花冠宽筒状,略微弯曲,长约3至4厘米,外部深紫色,内部混有黄色,有明显的紫色花纹,顶端五浅裂,近似两唇形。雄蕊四枚,其中两个较强壮,花药基部分开。子房位于上方,卵形,最初为两室,开花后变为一室,花柱一根,柱头膨胀。果实为卵形或长卵形,前端尖锐,留有残留的花柱,外部由残留的花萼包裹。种子数量众多。花期一般在4月至5月,而果期则在5月至6月。
分布范围
地黄叶广泛分布在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山东省、河南省、湖北、湖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等地。这些地区包括了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如山坡、路旁荒地等。
栖息环境
地黄叶既可以人工种植,也可以在野外环境中自然生长。它们通常出现在海拔50至1100米的区域,适应性较广。
主要价值
地黄叶在中医中有一定的用途,被认为具有解毒疗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恶疮以及手、足癣等皮炎。
用法用量
使用时,将地黄叶取30至60克,捣碎后涂抹患处,或者直接揉搓使用。
相关配伍
古籍《千金要方》记载了一种治疗方法,即用地黄叶捣烂后每日涂抹于患处,同时配合盐水清洗。
参考资料
地黄叶.中医资源网.2024-11-25
地黄叶.中医世家.2024-11-25
地黄叶.中医宝典.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