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为世界之光

为世界之光

《为世界之光》为西安交通大学校歌,作者为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乐理萧友梅

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决定启用此歌为校歌。这次启用的校歌,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歌词与曲谱还保留了原貌。这反映了当代交大人充分肯定这首校歌的思想境界与文化价值,尊重历史,继往开来的务实态度。

历史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自1896年创办以来,受形势变化与隶属关系的影响,学校多次更名,因而历史上也创作和吟唱过多首校歌。譬如,1897年有南洋公学师范院院歌——《警醒歌》,1909年有《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校歌》,1915年有《南洋大学堂校歌》,1926年有《交通部南洋大学校歌》,抗日战争时期又创作了新的《台湾交通大学校歌》。以上校歌,除1915年的校歌是对1909年的校歌歌词稍作修改之外,还未出现过完全采用、传唱前校歌的先例。

西安交通大学当前决定启用的校歌,是上个世纪40年代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台湾交通大学校歌》(以下简称《校歌》)。校歌是时代精神的缩影。1937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大举进犯上海市,11月日军占领上海,徐家汇校舍为日寇强占,我校被迫迁入法租界,借震旦大学与中华学艺社部分房屋继续办学,交大人与日本侵略者继续展开着各种形式的顽强斗争。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民族危亡的历史氛围,无疑构成了我校校歌产生的时代大背景。1942年,教育部令渝校为台湾交通大学本部,任命吴保丰(嘉谷)为代理校长。1943年4月校庆前夕,吴保丰校长为激励交大人的爱国热忱,在"四十七周年校庆纪念刊"上发表《校歌》,重申了交大的办学理念、特性、精神与传统。

查阅目前仅存的校史文献,可知这首《校歌》出处有二:一是刊登于1943年4月出版的"四十七周年校庆纪念刊"--《交大概况》之中,由交通大学(重庆本部)编印;二是刊登于1944年1月出版的《交大友声》(第一期)之中,由台湾交通大学与交通大学同学会联合编印。这两个刊物都将《校歌》特意放在首页位置,均署名萧友梅作曲。

歌词

歌词分为两段: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模楷,邦国之荣华,

校旗飘扬,与日俱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伦,启发我睿智,激励我热忱,

英俊济跄,经营四方,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灵泉源,科学之奥府,艺术之林园,

实业扩张,进步无疆,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灿烂文明,实学培国本,民族得中兴,

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参考资料

国立交通大学校歌.QQ音乐.2024-08-04

校歌合集.qq音乐.2024-08-04

校歌.西安交通大学.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