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生根
气生根(英语:Aerial root),又称气根,是由植物地面上的茎或枝生出的不定根,曝露于空气中而非埋在土壤或水等介质中生长的根。一般无根冠和根毛的结构,能起到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有保持水分的作用。常见于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中。
根据不同的功能,可把气生根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攀援根。通常从藤本植物的茎藤上长出,这类根先端扁平,能够分泌粘液,因而可以攀附于其它物体上,犹如蜘蛛侠的手臂,帮助细长柔弱的茎秆向上生长。如中华常春藤、凌霄等都具有攀援根。 二是支柱根。它是生长在地面以上空气中的根,从茎杆上或近地表的茎节上长出,向下伸入土壤中,能够支持植物直立生长。比如玉米,它的茎杆基部生出许多根,可以支持植株直立,减少倒伏。三是呼吸根。有些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向上生长,露出地表或水面的根。这些根通常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可把空气输送到地下,供给地下根呼吸,因而叫做呼吸根。许多属于附生植物的根,亦称为气生根。包围在桫椤(Cyathea spin-ulosa)等木本蕨类茎外面的一层,主要是保持水分,亦称为气生根 。
简介
◆ 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蜈蚣唇足纲(Hedera rhombea)、龟背竹【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等植物的气生根,具有攀缘他物的作用。
◆ 许多属于附生植物的根,亦称为气生根。
◆ 包围在(Cyathea spin-ulosa)等木本蕨类茎外面的一层,主要是保持水分,亦称为气生根。
根的类型
支柱根
也叫支持根,是由茎节上长出的一种具有支持作用的变态根。如甘蔗和玉米茎基部的节上发生的许多不定根,伸入土壤中有支持作用,可防止倒伏;又如中国大陆南方的榕树,其树枝上常产生许多须状的不定根,垂直向下生长,到达地面后即插入土壤中,形成强大的木质支柱,有如树干,起支撑植物的重量和吸收作用,甚至由一株主树干开始向外延伸发展成一片树林,例如:澎湖县跨海大桥旁的通梁古榕、广东江门市新会的小鸟天堂,其他像印度榕也有类似的根系发展。
攀缘根
如中华常春藤、凌霄和络石等的茎细长、不能直立,上生许多很短的气生根,能分泌黏质(胶状物质),牢附于其他物体之上,借此向上攀援生长。
呼吸根
一部分生长在湖沼、热带海滩地带、潮间带或河口湿地的植物,如海桑、水笔仔、红树科和大看麦娘等,生在泥水中呼吸十分困难,因而有部分根垂直向上伸出土面,暴露于空气之中,便于进行呼吸。呼吸根的内都有许多气道。
寄生根
也称吸根。有些寄生植物,如桑寄生和荔枝菟丝子等,它们的不定根常发育为吸器,可以钻入宿主的茎内,以吸取寄主的营养为生。
光合根
某些兰科的绿色气根,因具叶绿素,可行光合作用,属于一种同化根。
作用
支持
以支持作用为主的气生根,称为支柱根(proproot,树),或者称为支柱气生根(propaerial root),番茄(Lycopersium esculentum)、玉蜀黍(Eea may)等茎的下部长出的即是支柱气生根。
吸收
热带植物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印度榕树(Ficus bengalensis)以及许多红树科(Rhizop-horaceae)植物的气生根,一方面支持植物体,另一方面钻入地下具有吸收根的作用。
攀缘
龟背竹[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等植物的气生根,具有攀缘他物的作用。
附生
许多属于附生植物的根,亦称为气生根。
呼吸
包围在桫椤(Cyathea spinulosa)等木本蕨类茎外面的一层,主要是保持水分,亦称为气生根。它生长在地表以上的空气中,能起到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常见于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中。
参考资料
长在空气中的根——植物的气生根.中国科学院.2024-03-23
[科普中国]-气生根.科普中国网.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