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赵兴波

赵兴波

赵兴波,男,动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Yu G, Xiang H, Tian J, Yin J, Pinkert CA, Li Q, Zhao X*. Mitochondrial Haplotypes Influence Metabolic Traits in Porcine Transmitochondrial Cybrids. Sci Rep. 2015 Aug 19;5:13118. doi: 10.1038/srep13118.

1997.06--1999.1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其中1998.11-1999.03,日本农林水产先端技术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0.01-2004.1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

2005.01-2011.1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四级)

(其中2009.07 -2010.01,美国奥本大学兽医学院,高级研究学者)

2012.01 – 现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三级)

(其中2011.07-2012.07,通州区永乐店镇,副镇长)

主要成果

科研项目

纵向项目

1、2022.03.21-2026.11.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奶牛、羊高产优质高效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

2、2022.03.21-2026.11.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奶牛高产优质高效性状遗传基础及分子调控网络解析。

3、2022.03.04-2026.11.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猪高产优质高效性状形成的环境和基因互作机制。

横向项目

1、2021.09.09-2024.12.31,地市厅局(含县)项目,共建广宗县教授工作站

2、2017.12.09-2020.12.09,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河北广宗县人民政府共建河北广宗教授工作站

3、2017.12.09-2020.12.09,其他课题,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河北广宗县人民政府共建河北广宗教授工作站

4、2016.12.11-2019.12.11,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纳雍县人民政府共建贵州纳雍教授工作站

5、2014.10.08-2015.10.08,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河北省广宗县人民政府共建河北广宗教授工作站

6、2013.12.20-2014.04.16,一种鉴定肝素制品动物物种来源的方法

7、2010.01.20-2010.12.31,羚羊角等中药生物鉴别技术研究

资料来源:

专利

1、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犬用保定市装置,2021,202121279417.8

2、一种制备具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2019,201910840600.1

3、一种新型散养鸡舍,2016,201621247805.7

4、一种区别动物毛干纤维物种来源的分子鉴定体系,2016,201610953843.2

5、一种动物经济性状线粒体基因效应的分析方法,2015,201510319391.8

6、一种快速检测不同品种猪线粒体基因组多态位点的方法,2015,201510077296.1

7、一种获取古代动物遗传信息的方法,2010,201010238807.0

8、一种鉴定肝素制品动物物种来源的方法,2010,201010114658.7

9、一种检测猪6-7肋间膘厚性状的方法及其专用试剂盒,2008,200810227634.5

10、一种用于吸附氨气的干燥剂,2008,200810105910.0

11、鉴别野牦牛奶制品中是否掺杂普通牛奶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2006,200610114329.6

12、一种利用基因多态性鉴定瘦肉型猪的方法,2005,200510071047.8

13、猪UCP2突变位点及其检测方法,2005,200510011537.9

14、一种基于牛至油的猪精液常温长效稀释剂

15、一种猪背膘厚性状线粒体基因效应验证的方法

16、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猪增强子序列预测方法

17、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猪增强子序列预测方法

18、荷斯坦奶牛产乳性能相关的线粒体DNA单倍型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9、一种使用异种线粒体移植延缓衰老的方法

20、猪背膘厚相关的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 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资料来源:

研究方向

(1)农业动物重要济性状线粒体基因效应研究;

(2)古DNA与农业动物起源、驯化研究;

(3)农场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

主要作品

主要发表论文、论著

(1) Zhao X, Li N, Guo W, Hu X, Liu Z, Gong G, Wang A, Feng J, Wu C. 2004. Further Evidence for Paternal Inheritance of Mitochondrial 脱氧核糖核酸 in the Sheep (盘羊属 aries); 遗传, 93(4): 399-403

(2) Li Hanjie,Li Yanhua, Zhao Xingbo*,Li Ning,Wu Changxin. 2005. Structure and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Pig Uncoupling Protein 2 and 3 Genes. Animal 生物技术, 16(2):209-220

(3) Li Yanhua,Li Hanjie, Zhao Xingbo*,Li Ning,Wu Changxin. 2007. UCP2 and 3 Deletion Screening and Distribution in 15 Pig Breeds,Biochemical Genetics. 45(1-2):103-111

(4) Zhiliang Gu, Xingbo Zhao*, Ning Li , Changxing 吴语 2007.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yak (Bos grunniens)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its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ruminant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42(1):248-255

(5) Liu Y. and Zhao X*. 2007. Distribution of nuclear mitochondrial 脱氧核糖核酸 in cattle nuclear genome, J. Anim. Breed. 獛属 124: 264–268

(6) Zheng Y, Fan Q, Liu Y, Zhao X*, He X, Jin S. 2009. Analysis of Yak MUC1 Protein Polymorphis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VNTR Structure, 动物界 Biotechnology. 20(4):231-237

(7) Liu Yufang,Li Yanhua, Zhao Xingbo*. 2010. Imbalance of G and C contents influences the sensitivity of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摩尔 Biol Rep. 37:1605-1609

(8) Larson G, Liu R, Zhao X, Yuan J, 剑樋 D, Barton L, Dobney K, Fan Q, Gu Z, Liu XH, Luo Y, Lv P, Andersson L, Li N. 2010. Patterns of East Asian pig domestication, migration, and turnover revealed by modern and ancient 脱氧核糖核酸 Proc Natl Acad SciUSA. 107(17): 7686-7691

(9) Fan Q, He M, Sheng T, Zhang X, Sinha M, Luxon B, Zhao X*, Xie J. 2010. Requirement of TGFbeta signaling for SMO-mediated carcinogenesis. J Biol Chem. 285(47):36570-36576

(10) Li H, Brahi OH, Zhao X, Xu N, Zhao X*. 2012. Association of pig UCP3 gene mutations and back fat thickness in the sixth and seventh 刚性充气船Mol Biol Rep. 39(2):1823-1829

(11)赵兴波,分子诊断与动物分子育种,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

社会职务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1、动物保护概论,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2、动物保护概论,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3、分子遗传学,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4、家养动物的起源与驯化,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5、动物保护概论,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6、分子遗传学,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7、家养动物的起源与驯化,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8、动物保护概论,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五,西校区

9、动物保护概论,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10、分子遗传学,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11、家养动物的起源与驯化,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12、动物保护概论,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13、分子遗传学,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14、家养动物的起源与驯化,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15、动物保护概论,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16、动物保护概论,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17、分子遗传学,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18、家养动物的起源与驯化,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19、动物保护概论,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20、动物保护概论,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21、分子遗传学,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22、动物保护概论,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23、动物保护概论,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24、动物保护概论,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25、分子遗传学,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26、动物保护概论,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27、分子遗传学,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二,西校区

28、动物保护概论,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29、分子遗传学,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30、动物保护概论,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31、分子遗传学,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32、动物保护概论,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33、分子遗传学,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34、动物保护概论,2011-2012,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35、分子遗传学,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36、动物保护概论,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四,西校区

参考资料:

研究生课程

1、高级细胞遗传学,2013-2014,第二学期

2、动物保护与福利,2013-2014,第二学期,星期三

3、高级细胞遗传学,2012-2013,第二学期

4、动物保护与福利,2012-2013,第二学期,星期三

5、高级细胞遗传学,2011-2012,第二学期

6、动物保护与福利,2011-2012,第二学期

7、高级细胞遗传学,2010-2011,第二学期

8、动物保护与福利,2010-2011,第二学期,星期四

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1) 1999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第9完成人

(2) 200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猪高产仔数FSHβ基因发现及其应用研究,第9完成人

(3) 200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小尾寒羊优良种质资源的遗传研究与应用,第3完成人

(4) 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第9完成人

(5) 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6) 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 2006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牦牛乳的生化特性及其乳蛋白遗传多态性研究,第3完成人

(8) 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家猪遗传演化与多样性分子评估,第3完成人

参考资料

首页 >> 师资力量 >> 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官网.2015-03-16

赵兴波.中国农业大学.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