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型
血清型(serotype,serovar)是指利用血清学方法,在细菌或病毒的一个物种内或在不同个体的免疫细胞间区分出的类型。血清分型(serotyping)可将同种或同亚种的机体或细胞按不同的表面抗原在流行病学上或免疫学上进一步鉴别分型。
基本介绍
血清型,根据免疫学原理,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据此可以鉴定不同抗原。在微生物学上,可以用来鉴定同种类微生物的不同型别,通常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出来,谓之血清型。
血清型是指病毒和细菌中特定不同的亚种。这些微生物一般都由细胞表层的抗原来分类命名的。但是在同一种类的微生物里也会有分支和不同。血清型的决定是由很多种类的因素而形成的,其中不乏包括病毒性、革兰氏阴性菌表层的脂多糖、外毒素、细菌的质粒和噬菌体等。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也可以利用基因特性来分别不同的血清型。
类型
按分型原理分为两大类:①同种异型遗传标记,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血清蛋白抗原性的差别,可采用特异性抗血清分型。如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Am、Em、Km等。②血清蛋白的电泳多态性遗传标记,指不同个体血清蛋白的电泳特性的差异,是血清蛋白多肽链中部分肽链段或个别氨基酸不同,引起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构成的多态性。这类血清型需用电泳技术分型。如Hp、Gc、Tf等。
应用
血清蛋白的抗原多态性遗传标记。指位于免疫球蛋白上反映个体差异的遗传标记,也称为同种异型遗传标记。这类血清型可采用特异性抗血清分型。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血型蛋白遗传多态性可从基因水平检出。
血清蛋白电泳即用电泳方法测定血清中各类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对于肝、肾疾病和骨髓瘤的诊断有意义。
血清型与器官移植
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也有以血清型来分别“自我”和“外来”的机制。例如白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如果认出了移植器官细胞表面为外来细胞时,白血球会产生抵抗力,导致血管堵塞坏死。因此,在进行器官移植前,一般都会先检查病患的血清型和器官捐赠人的血清型,以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