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萧山文化馆

萧山文化馆

萧山区文化馆现设演艺部、综艺部、办公室等部门,有正式工作人员18名,其中副研究馆员3人,馆员10人,助理馆员3人,管理员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3人,国家级协会会员4名。现任常务副馆长高国富、副馆长孙燕华、施兴娟。199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萧山市文明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12月,萧山县人民政府接管原县民众教育馆,在仓桥下街20号(今文化路60号)建立萧山县人民文化馆,编制4人,馆舍面积200平方米。1952年10月易名萧山区文化馆,人员增至10名,由省财政局、文化事业管理局定为甲等馆。初时,群众体育、职工业余教育、群众科技等工作均由县文化馆统揽,后县文教局设工农教育股,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县科学协会也先后建立,上述工作逐步析离。1962年,机构调整以后,体委、电影管理站、剧团、剧院、图书馆等由文化馆代管,一年后又各自独立。

1970年7月,县文化馆改称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3年4月恢复文化馆原名。1979年,被文化厅评为省级先进文化馆。1981年10月,面积1148平方米的新建四层办公楼竣工。1987年9月,萧山区临浦、瓜沥分馆先后设立,并各配人员1名,属县文化馆编制。1988年萧山撤县设市,县文化馆同时更名为萧山文化馆。2001年撤市设杭州市萧山区,更名为萧山区文化馆。1993年,经省文化厅考核评估,萧山文化馆定为浙江省二级文化馆。

主要业绩

从1986年起,萧山文化馆每隔二年(逢双年),举办一次全市范围内的群众文艺调演,主要有声乐、舞蹈、器乐等三大形式,一般历时三天。至2001年3月,文化馆举办全市性的群众活动29次,承办浙江省和杭州市级的各类文艺比赛和演出6次。近年来,萧山文化馆在“出人才、出作品”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群众文艺人才,如:被中国文艺网授予“德艺双馨百名优秀艺术家”的绍兴莲花落演唱家翁仁康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长篇小说《沙地》作者陆亚芳,著名歌手吕薇,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得主方晨光,微雕艺术大师冯耀忠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徐士龙、颜莉娅,就是其中的代表。2004年,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萧山文化馆的舞蹈《红结儿》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成人组金奖,选送的美术作品《在西湖边晨练》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少儿组金奖,翁仁康演唱的绍兴莲花落《一只邮包》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纪念奖。2021年7月30日,入选《拟认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历任馆长

参考资料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拟认定447家单位 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