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历史、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片面和偏颇解读的思潮,分为认知、价值、政治三种类型。它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削弱人们对社会主义信仰。应对历史虚无主义需要坚持唯物史观、强化问题意识、底线意识和法治意识,不给错误思潮提供传播途径,树立崇德向善的新风正气。

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背景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思潮,发端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当前在中国,一些大肆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和现实指向,他们通过伪造、篡改、歪曲、恶搞历史等手段,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优秀传统文化,否定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其根本用意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虚无主义这个概念最早源于拉丁语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在自媒体时代,网络成为最有效的传播媒介,网上阅读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然而,互联网传播存在难以监管的问题,一些论坛、博客等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其思想观点、散布流言蜚语的场所。

历史虚无主义的类型

认知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

认知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地接受非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导致无法科学揭示历史规律和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该错误历史观坚持唯心史观,认为非物质因素是历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非唯物史观所认为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此外,历史虚无主义还坚持形而上学,认为事物是孤立和静止的,而非唯物辩证法所认为的事物间的联系和事物的发展。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以支流否定主流、以现象否定本质、以片面否定全面的情况。因此,需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以科学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揭示历史规律,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价值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历史价值和意义的思潮,与消费主义时代的娱乐至死状态有关,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其主要问题在于割裂了个人和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有机联系,导致个体和当下的凸显,使价值类型的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无法找到生命的本真意义,从而自我放逐。为了应对这种负面影响,人们需要重新审视历史的价值和意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政治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

抹黑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政治领域中的一种手段。它与正常的批评不同。批评是一种理性、道德的行为,旨在辨明真伪、纠正错误、推进工作。而抹黑则是对党和社会的丑化,通过故意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来实现其目的。在必要时,抹黑还会捏造不实故事细节,利用部分事实伪造历史,或者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扰乱不明真相者的信心,煽动负面情绪,唯恐天下不大乱。抹黑常常采取谩骂和发泄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达到目的。它的根本在于政治立场,而不是是非问题。换句话说,它不是从真理和良心出发,不是从人民利益出发,而是不尊重历史规律,变换手法和花样,隐藏自己,旨在把水搅浑,把人们的价值观搞乱,以满足自身的政治利益和需要。

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历史、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片面和偏颇解读的历史观。它无视历史事实和道德善恶的标准,扭曲和篡改历史,从而误导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导致人们对历史真相的漠视,甚至故意歪曲历史,以实现其特定的政治意图和社会诉求。这种做法削弱了公民主体精神的树立,影响了爱国主义、诚实守信、团结一致、相互协作等价值观的传承。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否定历史主流和本质,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而背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历史虚无主义还通过篡改历史来树立“恶”的价值导向,误导社会舆论,使人们失去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和理想。这种做法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非人道主义化攻击,加剧了社会动荡和矛盾。

历史研究的真实性对引导社会实践主体的道德意识形成和道德选择定位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历史虚无主义的盛行导致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出现偏差,甚至引发道德失范的现实可能。在苏联解体后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逆转,诚信缺失弥漫到其他领域,导致社会失信状态。中国社会当前也面临道德问题,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观抵制、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调试的悲观预期和错误判断,引发诚信缺失。历史虚无主义在虚无掉历史的同时,也会虚无掉社会主义的道德精神和道德风貌,对社会道德图景产生负面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内容呈现碎片化特点,通过发布断章取义的网文、视频等手段宣传错误观点,增加了防范难度。青少年是主要受众群体,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蛊惑和毒害。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观点隐蔽化,采取迂回出击的策略,隐藏其反党反、称颂政治制度及其价值观的思想动机。同时,历史虚无主义还披上了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理论外衣,具有更大的欺骗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工具。

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片面引用史料,根据政治诉求打扮历史、假设历史,改变科学结论。他们以“客观”“公正”面貌出现,标榜自己的创新和理性思考,主张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否定革命斗争,违背近代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首要的历史要求。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片面看问题,主观做结论,推翻过去的判断,具有迷惑性。他们歪曲和颠覆历史,虚无人民革命和进步人物,美化反动统治者、历史的倒退者和卖国者,实质是重写历史。

在历史研究中,人们应该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这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提出的观点。只有通过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才能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历史虚无主义者无视人类社会历史的真实性,反对阶级分析方法,用抽象的人性论取代阶级论,掩盖其资产阶级的立场。因此,人们应该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否定历史事实和歪曲历史真相,旨在搞乱人们思想、颠覆中国制度和动摇立国之本。他们通过渲染民族失败主义情绪和称颂帝国主义侵略,诋毁和否定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企图瓦解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常常以“学术研究”为外衣,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挑战正统说法,以获取政治合法性和话语空间。他们以“学术自由”的名义,突破意识形态监管,传播错误思想,甚至攻击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意图,是伪科学,其所反映的不仅是历史和文化问题,更关乎政治和社会稳定。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媒体等手段传播,质疑历史的真实性和价值观念的客观性,动摇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信任和认同。它强调个人自由和选择权,削弱人们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同时否定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让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产生怀疑和失落感。自中印边境冲突真相公布以来,警方已依法处置多起诋毁戍边战士的事件。然而,诋毁和消费英雄的行为仍屡禁不止,这反映出历史虚无主义流毒影响之深远和隐蔽。

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

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调马克思的话不能成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由。同时,它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认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是不正确的。

历史虚无主义者无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制造“精日”事件,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近年来,“精日”分子屡次突破历史伦理底线,背后的思想根源正是历史虚无主义。一些“精日”分子在著名抗战遗址穿着日本军服,这种行为最大程度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抹煞了先烈英勇牺牲的历史意义。因此,历史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要弘扬唯物史观,拧好历史价值观的“总开关”,培育健康的历史意识和审美文化意识,使人们更好地维护历史真实和民族尊严。

历史虚无主义的解决方法

为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国家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来保护历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对历史虚无主义行为予以严加惩罚和防范。同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媒体的管理,特别是网络媒体,积极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作用,重视新型网站的发展,加强对境外重点媒体的监控。此外,应强化和扩大国家公祭活动,加强对历史教材的编撰和审查,推出更多关于历史的文艺精品,并加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队伍建设。另外,还应加强对高校重点院系、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相关组织、机构的支持和扶植,建立数据库或资料库,制作专门的网站网页,形成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专业声音”“集体声音”,以有效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历史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在历史领域,正确的历史观不去占领,错误的历史观就会占领。因此,要强化问题意识,对重大历史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历史关切,解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历史问题,用正面声音有力抨击荒诞言论,帮助人们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同时,要强化底线意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住守牢教材讲义、讲台课堂、讲座论坛和新媒体平台等线上线下意识形态阵地,不给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提供任何传播途径。此外,还要强化法治意识,善于利用法治手段处置历史虚无主义言行,切实在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的新风正气。

参考资料

否定太平天国来自历史虚无主义混乱.中国网.2018-07-23

理一理:起底“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的背后是扭曲的历史观.百家号.2023-11-22

三种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批判.红色文化网.2023-11-22

「党建锐评」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面具.百家号.2023-11-22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1-25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新动向.光明新闻.2023-11-25

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及主要危害.人民网.2023-11-27

「党建锐评」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面具.今日头条.2023-11-27

历史的虚无主义是怎样影响个人价值观的?.今日头条.2023-11-27

海外追逃,对历史虚无主义流毒说不!|参考快评.今日头条.2023-11-27

驳历史虚无主义的两种谬论.海外网.2023-11-22

新时代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对策.今日头条.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