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藤
楠藤(学名:玉叶金花属 erosa Champ. ex Benth.),是茜草科玉叶金花属的攀援灌木。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高3米;小枝无毛。叶对生,纸质,长圆形、卵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5厘米,顶端短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嫩叶仅上面沿脉上略被毛,下面有稀疏的贴伏毛,老叶则两面无毛;侧脉4-6对;叶柄长1-1.5厘米;托叶长三角形,长约8毫米,无毛或有短硬毛,深2裂。
伞房状多歧聚伞花序顶生,花序梗较长,花疏生;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几无毛;花梗短;花萼管椭圆形,长3-3.5毫米,无毛,萼裂片线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基部被稀疏的短硬毛;花叶阔椭圆形,长4-6厘米,宽3-4厘米,有纵脉5-7条,顶端圆或短尖,基部骤窄,柄长0.9-1厘米,无毛;花冠橙黄色,花冠管外面有柔毛,喉部内面密被棒状毛,花冠裂片卵形,长约5毫米,宽与长近相等,顶端锐尖,内面有黄色小疣突。浆果近球形或阔椭圆形,长10-13毫米,直径8-10毫米,无毛,顶部有萼檐脱落后的环状疤痕,果柄长3-4毫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中南半岛和琉球群岛;在中国分布于广东、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福建省、海南省和台湾。
栖息环境
常攀援于海拔50-550m的疏林乔木树冠上。
生长繁殖
种子育苗
选择成熟的优良母树,每年9~11月,果皮深绿色时即可采收。
采摘后的果实置于通风干燥处晾4-5天,剥去果皮,取出种子,用100目细网过滤后,在通风条件下阴干。
种子阴干后,装入干燥袋,贮藏于室温通风处,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2个月。
种子品质要求净度≥95%,千粒重1.8-2.4克,发芽率≥40%,含水量3-5%,检测按照《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 2772)执行。
1.播种时间:9~11月采种,次年4~5月播种。
2.芽苗床:播种前全面深翻,清除杂草和石头等杂物。整地作芽苗床,宽100~120厘米,高20-25厘米,步道宽30-40厘米。播种基质用河沙铺底18厘米,喷洒0.3-0.5%高锰酸钾消毒灭菌后用清水浇透,2天后播种。
播种:播种为0.3-0.5克/平方米,将种子和细沙混合后均匀铺在芽床上。
播后管理:当天播种应用喷雾器喷灌芽苗床,在上面加层塑料薄膜。芽苗床湿度控制在80-95%,播种后7天种子开始萌发,发芽期约为20天。
1.芽苗长到4-6厘米即可进行移植。
2.移栽前,用90%的泥炭土、5%的有机肥加上5%的椰糠混合,有机肥过筛,椰糠浸泡碎化后,掺加泥炭土搅拌均匀,堆沤10-12天分装进8厘米×8厘米育苗杯里。移植前1天给芽苗床浇透水,第2天下午进行移植。可参考《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执行。
3.移栽时,用竹片在营养土中间位置划开一个洞,然后小心移植幼苗。最好保留原土,将营养土覆实根部。一棵幼苗栽种一个育苗杯。
4.移栽后,浇透水,视情况加盖遮光率75-85%的遮荫网。冬季育苗应加盖薄膜保温,视土壤水分1-3天浇水一次。待苗木生长稳定后才打开遮荫网,增加光照。
扦插育苗
全年均可扦插,以3~5月或9~11月为佳。
修筑一个沙池,沙池大小视实际用地面积和扦插数量来定,池深以25-30厘米为宜。下面铺5-10厘米粗砂,上面铺满细沙。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浇透水等待两天。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分枝角度大、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穗条。剪取2-3个节,长约5-7厘米;遇到分叉的枝条,适度保留分叉。
穗条宜随采随插,切口斜切45°,留下节点。插穗前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1200倍液浸泡5分钟灭菌,再用生根粉处理。
插穗插入沙床中,深度为穗长的1/3,确保有一个节点在沙里。株行距4厘米×4厘米,扦插后迅速浇透水,盖上薄膜和70%遮荫网。温度28°C左右,湿度90%以上。
待扦插苗长出新根,并萌发出2片新叶时即可进行移植。营养杯规格13厘米×12厘米。移植技术参照芽苗移植。
1.浇水:宜采用人工浇水或喷灌设备喷雾,保持苗床湿润。
2.施肥:待苗芽在营养杯生长一个月,用农家肥兑水稀释5倍或者有机肥10%施撒。
栽培技术
移栽
一年四季皆可移栽,以4~5月或10~11月为宜。可参考《栀子栽培技术规程》(LY/T 1832)执行。
定植前完成种植地的清理和整地工作,剔除大田的杂草和石块。种植前一天给营养杯浇透水。挖穴,穴宽15厘米,深15厘米。每个苗穴施放50-80克复合肥作为基肥,把穴坑土和基肥充分混匀后备栽。
株行距40厘米×40厘米。
将营养杯的袋子剪破,小心移入苗穴里(尽量使营养杯里的土不松散)。使土层与原营养杯的土层齐平,间隙用大田土填实。浇透水,再压实。
种植后注意观察植株成活情况,如有死株或病株,及时补植。
养护
种植后的3周左右,杂草陆续生长,注意给植株除草、松土。
结合除草、松土,每次施复合肥0.25千克/平方米,施肥后及时浇水,促进养分吸收。苗期注意多施磷、钾肥,花蕾期要勤施薄肥,亦可采取叶面追肥。
对过长枝条疏剪,需要时牵引定型,同时对枯枝、老枝、过密枝、徒长枝、病虫枝等及时剪除。
危害与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和白粉病;常见虫害主要是介壳虫。
叶斑病可用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进行喷洒;白粉病可用喷布高脂膜(乳剂)200倍液喷洒防治;介壳虫可使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