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宗墩遗址

宗墩遗址

宗墩遗址位于仓集镇西南2公里的邱夏村宗庄后边。墩西1公里有五河县自北而南流人成子湖。该墩面积约4万平方米,其中心地带原为一略高于地表的土墩。1958年起,当地农民多次由墩上取土作肥,逐渐变墩为塘。塘长44米,宽40米,深约2米。其间出土不少文物。

正文

1962年4月,南京博物院对宗墩的考查证明,遗址分三层:上层厚O.5米,为黄沙灰土,出土文物有绳纹灰陶、半筒瓦、缸罐等;中层厚约1.5米左右,为深灰土,文物有鬲、豆等,色灰,有殷周文化风格。下层转浅灰色,中有木炭屑和烧土块,文物有黄陶、黑陶碗、鼻梁足、鬼脸足及砂陶扁鼎足、罐等。下面的两个文化层被几座汉代花砖墓打破,墓内随葬品有陶釜、、圆底罐、碗、俑及五铢钱等。在1974年的一次发掘中,除出土不少西周文物外,还出土石、石斧及大砺石各一件。根据出土文物分析,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员认为,宗墩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

宗墩遗址虽经群众取土和文博单位的挖掘,现仍存在一定的文化层,厚达2.5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