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
关山,又称小陇山,古称陇山,又称陇坻、陇坂、陇首,属于甘陕交界六盘山南延支脉。
翻开1975年版的《甘肃省地图集》,可以看到,在陕甘宁三省交汇处,一道深色山脉由东南向西北高高隆起,靠北的一段标注为六盘山,靠南的一段标注为陇山。其实,在历史上,这条南北走向,跨越宁夏、甘肃、陕西三省的山脉整体被称之为“陇山”,全长约240公里。其南段甘肃华亭至陕西陇县约一百公里,历史上被称之为关山。关山大致南北向纵贯甘肃平凉华亭县、天水张家川县、陕西陇县和宝鸡陈仓区境内。关山为陕、甘两省重要的天然林区和草场,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渭河、泾水众多支流的发源地。
关山是古代中国西北重要的地理文化分界线。只有翻越了关山,才会到达陇右,以及更加遥远的河西走廊。关山,因其特珠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常常提及的一道山脉。
历史沿革
名称变迁
陇山(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称陇坻、陇坂,现代地理一般称关山。据《资治通鉴\u003e记载:“赤眉引兵欲西上陇。陇县(即今张家川),属天,水郡;有大坂、名陇坻”。《三秦记》中载:“陇坻,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越;高处可容百余家,清水四注下。”
陕西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是陕西旅游集团公司与陇县人民政府合作开发建设的自然景区。位于陕、甘两省接壤的陇县西南部,距宝鸡市134公里、西安市300公里,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以高山草甸为主体的具有民俗特色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有天然林104万亩,草地35万亩,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5.4℃。景区荟萃山峦、槽谷、森林、草原、天象和气候等多种自然景观,春秋相联,长冬无夏,是人们饱览欧式草原风光,骑马射箭,避暑度假,修闲健身,旅游观光的绝胜佳地。
景区内有骑乘骏马1000多匹,赛马、射箭、滑草、滑雪、速降滑索等娱乐项目独具特色,蒙古包、藏族风情园、篝火晚会、烤全羊等异地风情使您流连忘返。景区水、电、路、讯畅通,日接待服务能力2500床位。由西安唐城宾馆进行星级管理的绿园山庄是陕西省第一个大型草原度假山庄,服务功能齐全,能够满足高中低档消费者需求,并可提供200人以内大中小型会议的接待服务。
“关山六月犹凝霜,野老三春不见花”,高寒气候使关山草原气温凉爽温润。全年无明显夏季,春秋相连,冬季较长,年降雨量可达700mm。景区草甸丰茂,坡缓谷阔,山顶浑圆,山脊起伏,绿茵似毯,绵延广布。常年流水的渠道多达十余条,曲折蜿蜒于宽谷之中,没有任何人为污染。水质清澈,流量稳定,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景观。
关山景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由山势浑圆的峰丘、梁脊、宽谷、缓坡构建出景区的景观骨架;由连片的林木和草甸草地构成景区的景观主色调;由潺潺溪流和清澈潭池构成景区的景观脉搏;由蓝天白云以及各种天象构成景区的景观衬托;由清新的空气和凉爽宜人的气候构成景区的景观氛围。
旅游资源组合相异于南部的秦岭山地和东、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山峦起伏无尖峰突兀之势,河谷开阔有柔和曲线之美,密林绵延尽显苍翠之色,绿草铺地呈送秀丽纯朴之风,溪流蛇曲,天蓝云白,空气清新,景观层次十分丰富,构图和谐,奇特优美。因此关山景区自然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呈现协调之美、秀丽之韵。
山峦地貌景观――山峦地貌景观虽无尖峰突兀之势,但倍有秀丽纯朴之风,既不同南部秦岭山地,也不同于周围黄土高原,被称之为“陇板满目皆千仞,唯有关山以秀媚”。
槽谷地貌景观――槽谷地貌景观呈现十分开阔和缓的U型剖面,无明显谷缘线和坡脚线,形态富含柔和曲线之美。
森林景观――森林景观观赏层次丰富,仰视山顶绿树戴帽郁郁葱葱,俯视山峦林海绵延层峦叠翠,近视林中藤密灌旺空气清新。
草原景观――草原景观最为独特,集中于谷底山坡,连片分布,质优量大,气势恢弘,在暧温带山地少见,在东部季风区罕见,驱马奔驰,草地漫步,席地小憩,妙不可言。
河流景观与山谷林草景观――河流与山谷林草景观特色相得益彰,无涌泉急瀑,但曲流潺潺,妩媚优美,更添景观秀丽之色。
天象景观――天象景观独特多样,关山雪“远接洮西千里白”,关山月“明月照关山,秋风人未还”,关山日“旭日喷薄洒金光”,关山雾“蒙罩山丘如仙境”,关山雨“如丝如竹倾情趣”,关山天“蓝草绿云显美景”。气候资源凉爽湿润,为避暑度假绝佳景地。
关山草原犹如“塞内边疆”,春季草原鹅黄,夏季山花烂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四季更替,景色秀丽、气象万千、恢宏壮观,实乃人间仙境,是休闲度假的绝佳之地。
到关山草原,是您回归自然、领略民俗风情的理想选择。
文化活动
王维《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杜甫叹“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渡陇怯,浩荡及关愁。水落鱼龙夜,山空乌鼠秋”。
关山(陇山)自古为陇右要冲,渭河平原屏障,是古代的军防重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关陇大道的必经之路。关陇古道,连接着关内八百里秦川和天水市,曾经车流阵阵,人声鼎沸,异常辉煌。几千年来,在这条古道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秦人的东进,西汉张骞开拓西域,东汉刘秀灭隗嚣,诸葛亮留下空城计,唐玄奘西天取经有传奇。到了唐朝,关陇古道更为兴盛,成为一座散发着诗意的山脉,流淌着诗歌的古道。
陇山是秦人东进中必须翻越的大山,最早的陇山诗歌有《诗经·秦风》中的篇章,其中有《车邻》、《小戎》、《蒹葭》、《驷》四篇是秦人崛起西垂的见证。隋唐时,陇山诗歌大放异彩,李白、王维、岑参、高适……他们如繁星般的创作,让人为之惊叹。唐以后,陇山逐渐沉寂下来,诗歌也渐渐远去。
关山既是一座历史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无数的文学艺术家以关山为题,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如张衡的“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魏晋民俗音乐中的“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岑参的“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许棠的“陇山高共鸟行齐,瞰险盘空甚蹑梯。云势崩腾时向背,水声呜咽若东西。风兼雨气吹人面,石带冰棱碍马蹄。此去秦川无别路,隔崖穷谷却难迷”;李白的“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杜甫的“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王维的“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白居易的“峡猿亦无意,陇水复何情。为入愁人耳,皆为肠断声”;柳永的“陇首云飞,江边日晚”;陆游的“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陈子龙的“陇坂迢遥天咫尺,陇树微茫映沙石”;曹雪芹的“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王勃的“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等。
绘画方面有《关山行旅图》、许道宁《关山密雪图》(北宋)等,而《关山行旅图》是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音乐作品最著名的是汉代乐府横吹曲名《关山月》,乐曲借关山景色抒发兵士久戍不归的思乡之情,后世诗人竞相以此为题创作出大量的诗篇。原曲已失传,今天流传的是以李白诗为歌词的同名乐曲。是我国民族乐曲中的瑰宝。
主要景观
主要山峰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主峰主要有石庙梁(古名卧虎山)、马场梁、桦岭、黄家坡、猫娃山、沙柳坡(古名陇阳坡)、老虎山、道保石梁、张风台、糜叶子洼、秦家石洼梁、陈家大山等。在陡崖山之北,以马鹿河为界分为两支:西支自糜叶子洼为起点,经黄家山、歪沟梁、王家梁、担王庙梁、马家梁、轿顶山、乱山子、雷家梁、墩台梁、田家山、南堡子梁(清水与张家川两县交界处)、官岭背、康家沟梁、黑沟梁、雷家山至陕、甘交界之高汉川梁,全长25公里。东支自陈家大山为起点,经杏树湾梁、岩家山、关山梁、老爷岭(陕、甘交界处,原系通固关入陕之要道)、沙石鼻梁、旋风岭、杨家坪、禹家山梁至灯盏窝出县境,全长25公里。由于造山运动,山脊轴部分多为岩石,土层浅薄,为森林、草原植被所覆盖,覆盖度在90%以上,居全县之首位。东北部为山地草甸和灌丛草甸群落,多系天然牧草和杂灌木。
二、山梁
以沙柳坡、石庙梁为基点,从东北走向西南,形成6条比较大的山梁:
(一)草川梁位于县城东25公里处马鹿镇和阎家之间。起点于沙柳坡东
南之糜叶子洼,经前梁上、黑鹰疙瘩(旧名黑鹰山)、黄家岭(又名小岭
子)、堡子洼、张家山、草川梁、铁家梁、贾家楞干、热冶山、林家石山、
花果山(曹家寺之东山)、徐家后山,由此出境至清水县界,纵跨恭门、马
鹿、阎家3乡,全长约20公里。海拔1921米--2421米,均高2163米,属
中度切割石质中山。山体较为平缓,雨量较充沛,植被类型多。阴坡多为天
(二)麻山梁位于县城东20公里处阎家和恭门之间。起点子沙柳坡东
南的前梁上,经磨子梁、陈庙梁、草场梁、钵盂山、麻山、鹿宸山、冯家
山、洪曹岭、萧家山、地椒梁至李家山出境,进入清水县界,全长25公里。
海拔2022米一2264米,均高2152米。山势北高南低,梁起伏,沟壑纵
横,东北部植被较好,西南部较差,多系疏林和草坡,乔灌混交。
(三)古土梁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恭门和张川之间。起点于沙柳坡西
北之老虎山,向西斜行,呈南北走向,经三房梁(又名银洞梁)、平安梁、
河北梁、杨家山、牛儿嘴、上任家山、王家堡子、古土梁(即堵鞑坡)、毛
家山、轿顶山(旧名五子山)、张巴儿梁、任家山、炮头梁、孟家山、蒲家
壑落、柳家梁至清水县孙家峡出境,跨越平安、恭门、张良、胡川4乡,全
长30公里。海拔1812米~2582米,均高2117米。东北部为土石质山地,
主要植被林线以上为山地草甸群落,林线以下为山地灌丛群落。西南部为红
土或红砂岩粘土相间山地。
(四)李山梁位于县城之西,张川和龙山之间。起点于石庙梁之西北,
华亭县关山分支遍布全县,较大支岭有:
三乡山,西起海龙山,向东北延伸,到安口胡家窑山岭,分支转向西北,止于峡口油河南岸,形成与崇信的天然分界线。因地处华亭市、崇信、陇县3县交界处得名。分支较多,纵横交错,全长36公里,贯穿上关、神峪、南川、安口等乡、镇。境内有山峰28座,最高峰海龙山,海拔2012米。
双凤山,西起吴家山,经西华、东华、南川等乡镇,止于安口凤台山(牛心山),全长34公里。鸟瞰此山,犹如“双凤叠翠",故名。共有山峰21座,最高峰吴家山,海拔1916米。
皇甫山,起于马峡车厂沟草鞋山,经西华,止于东华华尖山,全长17公里。汉、晋皇甫家族居此,上有皇甫山居遗址,故名。有山峰13座,最高峰草鞋山,海拔2152米。
朝那山,起于马峡尖山,经山寨、策底、东华、砚峡等乡,止于安口石堡子,全长33公里。共有山峰112座,最高峰尖山,海拔2436米。尖山北为湫头山(1957年划归庄浪县),有朝那湫,山以漱名。湫头山曾有朝那庙,明朝迁至朝那山中段(今砚峡麻池村)。
较小山岭还有山寨双疙瘩梁、河西牡丹山、策底关梁和西华仙姑山等。仙姑山位于西华县中部河谷川区,拔地而起,海拔1621米,东西长1公里,山顶有东、西二堡,堡内原有贺仙姑庙(今废),故名。
陇山,位于陇县西部,宝鸡县西北部与甘肃省交界处。1500~2200米,相对高度500~1000米。大理岩、片麻岩、凝灰岩、花岗石及残坡积物、黄土状物质。为六盘山向南延伸部分,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山脊起伏和缓,缓坡多有残坡积物覆盖,为石质或土石山地。植被较好,覆盖度可达70%以上。
关山,位于陇县西28公里处。最高点2428米。主要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组成。为陇山最高峰,属石质山地,顶部呈浑圆状,植被较好,林木茂盛,覆盖度达80%以上。
喇嘛山,位于陇县西南34公里处。最高点2441米。主要由中生代花岗岩组成。为陇山南段高峰之一,属石质山地,顶部呈丘状,植被较好,林木茂盛,被覆度达80%以上。
大砚梁,宝鸡县西北84公里处。最高点2070米。主要由中生代花岗石组成。为陇山南段高峰之一,属石质山地,植被覆盖度达70%以上。
在固关乡以西,距县城45公里。海拔2240米,为陕甘界山。南北走向,长约50公里,东西绵亘32.5公里。群峰密集,山岭高峻,沟壑深长,林草茂盛,为县西屏障。其主峰关山梁,海拔2466米,为县境内最高峰。老爷岭次之,海拔2428米,为进入甘肃省的孔道。岭西有古驿站长宁驿。关山历为兵家必争之地。由西北向东南,主要山脉、山峰依次有:
大岭为关山一大支脉,南北走向,蜿蜒于关山、天成乡境内。北从曹家湾乡的曹家山曲折南下,与关山乡的热时慌梁相接,全长约30公里。主峰大岭,海拔2025米。
益坪山在县城西15公里处,曹家湾乡益坪村后。海拔1250米。西起金山寺,经米家山、王家湾至益坪,为流渠河入千河之处。
蝉耳山在天成乡铁原村西南。海拔1710米,其山状似蝉耳得名。山上有明代修建的弦蒲寺。山顶绝险处有庙宇、石洞。山巅峭壁下有风化剥落的白沙岩壁,名“月亮崖”,形似圆镜,俨如晶明满月,远近可见。相传相公山形似卧牛,牛首直望此崖,故有“牛望月”之称。
南尖山在县城西天成乡境内。海拔1826米,南北走向。北起天成乡的善家山,南接关山梁,主峰为尖山,有庙宇,古称中山寺。另有二岭关、高石山、老爷岭等名山。尖山主岭东侧的东北方,山梁绵延至底下、东南、牙科、八渡等乡,为关山二级支脉,主要山峰有大疙瘩,海拔1234米;炮石梁,海拔1644米;轿顶山,海拔1171米。
高寒川梁在县城西南53公里处的关山乡店子村,海拔2125米。地势高而寒,多丘陵与草原,宜放牧。占为养马地,现有国营牧场。
炮石梁(紫锤山)在县城南40公里的八渡乡境内。海拔1644米。西接高石山,前连朝天岭。《唐书·地理志》载,吴山县有紫锤山,即此山。
青石崖在县城南八渡乡的白鹤坪村南5里,亦名青阳峡。海拔1527米。满山皆为青石,松柏茂密,遥望为蓝色(详见本志文化卷)。
牛心山在县城东南的八渡乡大底村境内。西南走向,西与关山相接,距县城20公里。海拔1714米,四面石山并峙,因形似牛心而得名。
朝天岭在县城南15公里处,俗名朝天坡梁。古为通往宝鸡要道,山高坡长,崎岖险峻。梁上有大道,长10公里,至顶蜿蜒一线,高入云霄,可观陇州景色。唐卢照邻写有《朝天岭》诗。
地理环境
河,分布在县境中部,较大支流有四:南川河,发源于上关涝池滩;南河,又名西华河,发源于草滩;北河,又名马峡河,一源发源于孟台,一源发源于五台山北麓;策底河,一源发源于宁夏径源县,一源发源于山寨红崖山。县内总长113.2公里,东经崇信入泾水。流域面积856.2平方公里,有长5公里以上支沟26条,5公里以下毛沟309条.河床比降1/561/133,年均流量每秒4立方米,年均径流量1.264亿立方米。汭,古作芮,水以国名。
神峪河,分布于县境南部,系黑河上游。发源于上关陈家河和坎秋林河,县境内称神峪河,由柳家河出境入崇信。县内长26公里,流域面积157.73平方公里,有长5公里以上支沟6条,5公里以下毛沟120条。河床比降1/125,年均流量每秒0.51立方米,年均径流量0.161亿立方米。
位置境域
古称陇坻、陇坂,1现称关山。为六盘山支脉,横亘县境东北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为诸山之统系脉络。位于东经106。267至106。337,北纬34。45’至35。107。山高而长,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陕、甘交通要冲,兵家常争之地。
主干从六盘山分支经庄浪县、华亭市等县入境,绕县东北部逶迤东南,绵延张棉驿、平安、恭门、阎家、马鹿等7乡。西北起石庙子梁,东南至陕西省陇县关山梁,全长50公里。海拔2005米--2659.4米,山脊线均高2350米,最高点为秦家石洼梁。
山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主脊多为山间凹地。东北部至西北部为马鹿河、汤浴河、樊河、后川河、清水河之发源地。河流切割小,地表起伏较缓,有山涧盆地和峡谷分布。东南部多为深切割的高山峡谷,峰锐坡陡。
六盘山南延部分的关山(小陇山)纵贯县西,主脉自山寨中嘴梁起,至上关海龙山地焦坡止,全长32.8公里,海拔1500-2748.6米。中嘴梁、大梁、牛心山、五台山、赵家山等均在2500米以上,最高峰为五台山,海拔2748.6米。山势雄伟陡峻,一般坡度26度-60度,从上到下,野草丛生,灌木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浅山阔叶林密布,属天然林区,森林覆盖率75.3%。土层厚0.5-1米,下层为砂岩、页岩和板岩。五台山西南有莲花台,岩嶙峋,林木参天,瑰丽壮观,因山上有一奇石形似莲花,故名莲花台,唐朝曾名。青龙山奇景一,建造庙宇,现仅存遗迹。
陇山石质中山亚区
该亚区主要包括陇县的西部、西北部及陈仓区西部地区。六盘山又称陇山,跨陕、甘、宁三省区,是一条北北西向的狭长山地,该亚区是陇山山地的一部分,主峰关山海拔2428米,一般海拔1500~2200米,西北高而东南低,是渭河与千河的分水岭,陇山在陕西境内称关山,以石质山地和石山土戴帽式的山地组合而成。关山山地,山顶起伏较小,多呈浑圆状,局部地段孤峰突兀,海拔2000米以上;山谷切割较浅,谷形多为U形和槽形,谷坡较缓,谷底较宽,河流多曲流,并发育有漫滩阶地,香山盆地是区内较大的山间盆地。区内主要为下古生界大理石、片麻岩、凝灰岩,还有大片花岗石、闪长岩等侵入岩类。薄层黄土主要覆盖在南部和东部的山坡上,一般厚5~15米,陇山是我国大陆内部最年青的山系之一,因而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
陇山位于渭河平原西部,为六盘山余脉南伸部分,走向北西—南东,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500~2000米,最高峰关山,海拔2428米。山岭由下古生界黑云母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凝灰岩夹英安岩组成,尚有大片花岗岩和闪长岩侵入体。山脊起伏和缓,局部有弧峰突立。河流切割较浅,谷形多呈宽V形或槽形,谷坡较缓。
西部关山。属陇山从甘肃省向东延伸的部分,海拔1500~2200米,主峰关山,海拔2428米,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是渭河与千阳河的分水岭。
关山山地区,主要是指陇山南部山地。按行政区划,包括陇县、宝鸡市西部地区,面积2095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矿藏
一、金属
1966年,经陕西省地质局勘察,县内西南、北山有金属矿藏分布,以铜为主,有黄铁矿、铅矿、钼矿。并据《矿产、金测重砂异常统计一览表》载,陇县铜的矿化点有,固关公社的吴家山、罗家咀西沟、水泉沟、瓦房沟、吊滩沟、石板沟、上关厂、银洞沟、南水滩;曹家湾公社的南峡沟;关山公社的上安子马场、赵家阳洼等19处,主要矿石为铜砂岩、孔雀石。八渡公社的大底村北炮石梁为铜、矿,初步查出铜储量为1.7万多吨,钼为89.36吨,其品位:铜0.68%至0.83%,钼0.46%至0.93%。
二、非金属
磷已初步查出温水乡周家渠至景福山一带有一中型磷矿,储量为234万吨,品位较高,五氧化二磷含量17%至20%,埋藏为鸡窝状。1972年,县上曾动工兴建磷肥厂,因资金不足半途而废。
白云岩已探明曹家湾乡咸宜关、关山沟和固关乡四桥、七桥、罗家沟等地有白云岩矿,储量4710万吨。品位:氧化镁含量为20.28%,二氧化硅含量小于6%,可作为耐火材料和冶金的熔剂,提取金属镁,现已小量开采。
石英分布于关山乡石庄子村大石成沟和八渡乡碾盘村一带。其品位:二氧化硅含量97.8%,氧化铝含量0.34%,氧化铁含量0.13%。估计储量3.8万多吨。
石灰岩(俗称青石)主要分布在八渡乡西坡、大底村一带。储量为7491.6万吨,品位:氧化钙含量51.34%至53.1%,氧化镁含量0.27%至0.53%,二氧化硅含量1.22%至259%;火烧寨乡西北的景福山一带,储量1000万立方米,品位为:氧化钙含量53.51%,三氧化二铁含量0.72%,块度中等,现已开采。
石墨固关乡六桥一带的石墨矿床,为宝鸡市仅有。1981年4月至1982年10月,陕西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对六桥石墨资源进行了详查,查明储量约138万吨,具中型规模。固定碳平均品位5.07%,石墨片径0.074至0.261毫米,最大片径0.357至0.43毫米,伴生元素五氧化二钒(V2O5)平均品位0.29%,可选性能好,按国家建材部颁发的标准属四级品,开采利用价值较高。
大理石主要分布在新集川乡和温水乡景福山,固关乡六桥,八渡乡西坡、大底村、桃园村等地,总储量约为3000万立方米。
新集川、景福山一带的储量约1000万立方米。矿体以紫红色、玫瑰红色为主,色泽鲜艳,属陕西省少有的花色,在省内享有“陇州红”的美誉。矿体出露好,块度较大,易于露天开采。
六桥一带的储量约1000万立方米,为白色中粒、极粒厚层状白云质大理岩,标本板面呈显雪花白色点,有淡绿色玉质条带,块度适中,可露天开采。
西坡一带的储量500万立方米,矿床为灰黑色、黑色、豹皮、斑纹状灰岩和浅灰色带岩,致密隐晶质,块状结构,可露天开采。
大底村一带的储量约500万立方米,矿体为肉红色,中粒正长花岗岩及肉红色花岗斑岩,为红粒、中粒结构,色鲜,宜于露天开采。
畜牧
关山牧场1958年6月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投资56.1万元筹建,属省办。1960至1967年归县办。1968年收归宝鸡专区。1969至1973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8145部队接管。1974至1979年复由县管。1980年以后隶属县农牧局。总场机关原设关山公社店子村,1986年迁城关乡神泉村。初以养马为主,1958年从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购回马543匹、牛99头、山羊1067只、绵羊687只、奶山羊128只。同时,将当地店子、银科农业社123户447人编为场里的农耕队,有耕地4963亩,牛405头,驴43头,骡7头。以后又引进了野牦牛、奶牛,相继设立了银科、大山、安子、水门川(今向阳川)、西凉湾、黄家崖等生产分场。1963年以后,停养黄牛、牦牛、山羊、奶山羊和蜂,同时与农耕队分设。场里主要经营马匹和少量绵羊,在神泉村饲养了少量奶牛。1973年全场存栏马1880匹,绵羊317只,奶牛42头。1975年经营重点转向发展奶牛。1987年,关山仅保留安子分场(兼管银科、水门川的羊、马放牧点),养马336匹、养羊155只,下设城关(县城西三里铺)、神泉两个奶牛生产分场,养奶牛426头,鹿60只。1988年又建成白牛寺奶牛场,1990年关山牧场辖安子马场和城关、神泉、白牛寺3个奶牛场,有职工141人,饲养奶牛570头,马299匹,梅花鹿49只,固定资产、流动资金3289万元,年产值78万元,盈利18.75万元。
林业
二、固关林场
民国25年(1936),陕西省林务局在固关镇设关山林区管理处,并在铁佛寺、固关、马鹿镇3处设检查站,有职工和林警27人。27年(1938),改为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关山林区管理处。1949年7月,关山林区管理处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农业厅接管,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农业厅关山林区管理处。1950年,关山林区管理处改属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秦岭林区管理处领导,更名秦岭林区管理处关山林管站,设护林员6人,管护范围东起县功、新街、八渡,南至赤沙、香泉,西至甘肃省清水县的白河、恭门镇,北达甘肃省华亭县的高山、山寨,共两省4县15个区的森林1211万亩。1953年1月,在固关成立县林业站,同年6月,林业站搬到县城西关东岳庙。1954年,陕西省林业厅在原关山林管站旧址成立陕西省森林抚育第三队。1955年8月,更名固关森林经营所。1957年7月,改归县农林水牧局领导。1959年3月,在固关成立了固关伐木场,与森林经营所合署办公。同年秋合并定名为国营固关林场,仍归县农林水牧局领导。1964年1月,固关林场收归宝鸡专署林业局领导。1966年4月,下放归县领导至今。场外设小黑沟、上关厂两个工区,在马道、大桥、新集川3处设有护林站,并有苗圃、木材加工厂各1处。施业区东起温水乡汤房梁,西至关山主梁,南抵野牛坪,北达新集川乡麻家堡。据198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本场经营总面积26.3万亩,其中有林地20.9万亩,疏林地1万亩,灌木林地1.4万亩,无林地2.3万亩,非林地7000亩。森林覆盖率79.3%,活立木蓄积136万立方米。
三、八渡林场
位于八渡乡马圈沟口,1965年成立。设碾盘、北沟两个工区,高楼峡、上河、宋家岭3处护林站,苗圃和加工厂各1处,施业区东起沙河沟东梁到方山梁,南至关山主梁与宝鸡县冯家河接界,西至花严寺与关山林场相接,北至马圈沟。据198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本场经营总面积24.5万亩,其中有林地20.6万亩,疏林地1.5万亩,灌木林地4000亩,无林地1.9万亩,非林地1000亩。森林覆盖率83.9%,活立木蓄积124.6万立方米。
四、关山林场
1969年成立,施业区东起木拉石沟梁,南接宝鸡县大水川望家坡,西连甘肃省清水县长口沟、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鹿镇三股水,北至场部。据198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本场经营总面积46.2万亩,其中有林地37.8万亩,疏林地1.0万亩,灌木林地2.8万亩,无林地2.2万亩,非林地2.4万亩。森林覆盖率81.8%,活立小蓄积285.9万立方米。
五、咸宜关林场
1972年属固关林场咸宜关工区。1976年,改为固关林场咸宜关分场。1979年11月,成立咸宜关林场,地址曹家湾公社咸宜关生产大队东。在硬湾、刺梅花湾设工区两处,施业区东起关山沟口及关山林场之后背山梁,西至旋风岭及固关林场的菜子河梁、野牛坪梁,南抵上、下旋风梁,北抵马家坪梁。据198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本场经营总面积13.5万亩,其中有林地11.1万亩,疏林地2000亩,灌木林地500亩,无林地5000亩,非林地1.65万亩,森林覆盖率82.2%,活立木蓄积76.7万立方米。
旅游信息
交通
《太平御览·地部十五·陇山条》载:“天水有大坂,名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是历史上有名的难越之山,古人到此,多有哀叹,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慨道:“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自周秦至汉唐直至明代海运未开通以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关陇古道一直是我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纽带,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是古丝绸之路上建筑工艺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道群。
获得荣誉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
参考资料
甘肃简称陇,陇山是六盘山还是关山?.澎湃新闻.2024-02-07
关山,古中国西北最重要的地理文化分界线.凤凰网甘肃.2024-02-07
关山_关山在哪里_历史地名_词典网.词典网.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