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林
任桂林(1915年6月23日-1989年),出生于直隶束鹿(今辛集市河庄村),是中国著名的戏曲编剧、艺术家及教育家。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的理事成员,曾在中国戏曲学院担任副院长。任桂林的作品包括《郑成功》《陈胜王》等个人编写作品,以及与他人合作编写的京剧《三打祝家庄》等。
人物经历
任桂林自幼在其父亲创办的昆曲班社(祥庆社)的影响下,展现出对戏曲表演的浓厚兴趣和天赋。完成师范学业后,他进入山东省立戏剧学院表演系深造,师从铁麟甫先生,掌握了多种京、昆剧目的表演技巧。1937年,任桂林在西安市参与创立夏声戏剧学校,并于同年至延安市,在延安平剧院从事表演与创作工作,成为革命京剧的重要推动者。1941年,他在延安鲁艺继续学习,并随后担任延安评剧研究院的研究员。1945年,任桂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与著名演员贾桂兰共同演绎河北梆子《杜十娘》,获得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他还塑造了周瑜、莫稽、赵宠、王金龙等多个经典角色,深受观众喜爱。
艺术贡献
任桂林的艺术生涯不仅限于表演,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勤勉写作超过40年,创作了《即墨之战》《秦良玉》《郑成功》《玄武门之变》等20多个剧本,这些作品都在戏剧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成为了保留剧目。毛泽东主席曾在延安市观看任桂林与李伦、魏景旭合著的京剧剧本《三打祝家庄》后,亲自致信表示赞赏。此外,他与阿甲等人合作的剧本《赤壁之战》在北京引起了巨大反响。任桂林还涉足影视领域,与王应慈、冈夫合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虎穴追踪》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优秀的革命故事片之一。晚年的他又与黄中玉合作创作了电视连续剧《京剧姐妹》。除了剧本创作,任桂林还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总字数达20万字,涵盖了戏剧改革、人物评价等多个主题,其中不少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逝世
1989年,任桂林去世。艺术家马少波以"一生劳绩昭史,绝艺多才德更馨"的诗句来缅怀这位为中国戏剧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
参考资料
任佳林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8-16
功载史册 风范长存——“纪念任桂林诞辰80周年研讨会”侧记.知网空间.2024-08-16
桂林同戏改共荣.辛集市纪委监委网站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