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疫苗学
反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学(Reverse vaccinology)是一种基于全基因组水平筛选具有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候选抗原的疫苗研发策略。该方法利用微生物基因组作为平台,通过高通量克隆、表达和纯化技术,获得重组蛋白,并对其进行体内和体外评估,最终筛选出能够引发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抗原。
研究案例
反向疫苗学最初应用于B型脑膜炎奈瑟菌(meningococcus B)的研究。研究人员首先使用计算机分析了该细菌的基因组,从中发现了约600个潜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候选物。随后,他们选择了其中350个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并提取了产生的蛋白质。通过对这些蛋白质进行免疫小鼠实验,发现有29种蛋白质能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显示出其作为疫苗候选物的潜力。
优势
- 方便快捷,无需培养微生物即可开展工作。
- 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微生物及其疫苗的研发。
- 安全可靠,尤其对于危险病原菌的操作,有效防止其传播。
- 不论病原微生物处于何种时期或环境下,其所表达的蛋白质抗原均会被纳入候选抗原的考虑范围内,即便在对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和免疫应答理解有限时也能发挥作用。
局限性
尽管反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学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它并不适用于非蛋白质类的疫苗研究,比如某些糖类分子。
参考资料
治疗性疫苗反向疫苗与传统疫苗的比较与研究进展 ....百度文库.2024-11-04
反向疫苗学.百度学术.2024-11-04
阐述治疗性疫苗、反向疫苗与传统疫苗的特点与区别及进展.豆丁网.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