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是指喜水,但根状茎以上部分不宜长期浸在水中的水生植物。此类植物根系或根茎宜于长期浸在水中。如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等。
湿生植物具有强烈的生长、宽大的叶片、微弱而不深的根系。由于水中缺氧,这些植物周期性地(春季和秋季)为水淹漫到某一高度,它们的茎、叶和根状茎中具有特殊的适应。它们的胞间隙网(通气组织)非常发育。湿生植物的通气腔可能占整个体积的70%,它们的叶具有大量的气孔。
例如,黄萍蓬草的一本方毫米叶面有400个气孔,睡莲有648个气孔。这些水生植物的漂浮叶的下表面没有气孔。它们的沉水叶也没有气孔。湿生植物的输导水分的分子(导管束)发育得很微弱。
简介
湿生植物主要包括水生、沼生、盐生植物以及一些中生的草本植物,在自然界具有特殊的生态价值,同时对人类欣赏、药用、食用开发等也有独特作用。如一种盐地碱蓬可以使盐土脱盐,改善土壤结构,被誉为盐碱地改造的“先锋植物”。水生香蒲属植物具有净化污水的特殊作用,其花粉又是止血和活血化瘀药的良药。二色补血草和补血草等花期长,成片盛开时十分美丽壮观,特别适宜用作切花,等等。目前中国多数湿生植物的作用远未充分开发利用,其功用在不断被研究发现。然而,由于人们对湿地不合理利用,如围湖造田、过度淡水养殖、工业污染等,一些湿生植物种类在悄然消失,有的面临灭绝。如中国广西、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沿海等地的热带海岸潮滩上生长的一种红树林,受破坏面积已达50%以上。天津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生长有一种野大豆,也属濒危物种。
现状
天津市一些专家近日向社会各界呼吁,基于实施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更好地宣传、保护、开发中国湿地及相关资源,中国应尽早建立湿生植物园。
天津自然博物馆73岁的研究员刘家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坚持多年到野外对天津湿地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她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中国湿地面积广阔,其中沼泽面积仅次于加拿大,湿生植物资源亦十分丰富。但中国现有的各种类型的100余所植物园中,没有一个是专门的湿生植物园。
天津市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朱坦教授等专家近期也提出了这个建议。他们在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专门调研后发现,目前天津湿地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面积的13.5%。
他们认为,天津已具备建立湿生植物园的深厚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有识之士可以同有关部门联合促成此事,完善中国物种保存体系、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尽一份责任。
释义
湿生植物即生活在草甸,河湖岸边和沼泽的植物湿生植物喜欢潮湿环境,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是抗旱能力最低的陆生植物。根据生境特征,可分为阳性湿生植物(喜强光、土壤潮湿)和阴性湿生植物(喜弱光、大气潮湿)。
特点
湿生植物指生长在过度潮湿地点的植物。有两种生境条件适宜湿生植物生长。一种是土壤中充满水分,光照条件充足的生境条件,这类湿生植物称为阳性湿生植物,象水体附近生长的苔草等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土壤足够湿润的情况下,空气中充满水分的生境条件,这种情况下光照条件常常不好,其上生长的植物称为阴性湿生植物,象热带、亚热带充满水汽的阴暗森林中生长的一些植物属于此类。
阴性湿生植物和阳性湿生植物各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发育争取水分和防止蒸腾的适应。如它们的叶子大而薄,光滑,角质层很薄,根系通常不发达,位于土壤表层,并且分枝很少,它们的细胞渗透压不高。
分类
根据生境特征,可分为阳性湿生植物(喜强光、土壤潮湿)和阴性湿生植物(喜弱光、大气潮湿)。
阴性湿生植物
阴性湿生植物生长在阴湿的森林下层,如附生蕨类植物、附生兰科、细叶姑婆芋、秋海棠等。它们的根系不发达,叶片薄而柔软,海绵组织发达,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防止蒸腾、调节水平衡能力差。
阳性湿生植物
阳性湿生植物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经常处于水饱和的环境中,代表植物如水稻、灯芯草.、半边莲、毛茛等。它们根系不发达,有与茎叶相连的通气组织,以保证根部得氧。叶片有角质层等防止蒸腾的各种适应。湿生植物抗涝性很强,但抗旱力极弱。
举例
1、细叶灯草
2、红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