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

贺州市客家围屋为基础建设的广西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2007年4月13日落成。广西贺州客家围屋位于莲塘镇,始建于清乾隆年末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贺州是客家人主要居住地之一,现有客家人约45万。

简介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座落在离贺州市13公里的八步区莲塘镇白花垌,其规模有约2平方公里150多户人家,由贺州市博物馆具体负责建设。这个博物馆,计划投资180万元,其中60万元为自治区财政投入,60万元由贺州政府投入,60万元为民间集资。目前,第一期工程已经启动,已投入数十万元维修被称为“广西第一围”的江氏祖宗的老三的北座围屋和老二的南座围屋。两百多年前,江氏祖宗从广东梅州迁到贺州莲塘白花村定居,生下了五个兄弟,除老四没有后代外,其余四个兄弟已经发展到有150多户2000多人了,江氏的客家围屋既保留了广东梅州客家围屋的特点,也发展为具有广西客家特点的方型殿堂式的围屋。现在,江氏祖宗老五的围屋也列入到第一期工程,进行维修了。

政府支持

为了使客家生态博物馆尽快建成,贺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领导机构,并相应成立了由贺州市博物馆负责的工作站,具体负责贺州生态博物馆的筹建工作,目前,已投入16.5万元购买了一座陈姓人1949年建成的房子,做为站址,这个工作站址,在江氏祖宗老二和老三围屋的中轴点,交通便利,我们看到,工作站的房屋正在维修。江雨存向我们介绍说:“工作站建好后,将安排三名人员在这里专门负责客家生态博物馆的具体工作。”我们感到,贺州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客家文化确实非常重视,如果没有贺州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如果没有贺州41万客家人,特别是莲塘镇白花村的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无限热爱,对客家的民居和风俗的传承和弘扬,国内首家客家生态博物馆就可能在仅有41万客家人的贺州市建成。

历史意义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10个生态博物馆加一个民族博物馆“10+1”工程中的一项民族文化保护工程,也是中国首座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它由工作站、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和保护区四个部门组成,其中工作站、信息中心和展示中心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保护区由白花村和仁冲村组成。客家围屋作为客家人独有的建筑形式,馆区内有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近600间,主要是府第式、锁头屋和围龙屋三种形式。在展示区摆放有客家人生活或生产用具以及客家人的生活习俗展览,具有特殊的科研价值,是一个全方位了解客家文化的生态博物馆。它的建立,对深入开展客家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把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作为充分挖掘客家文化、弘扬客家文化的场所,对它进行挖掘,发扬光大,并把它作为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动力,重要内容,重要平台,推动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资料

1、牛驴网 http://www.niulv.com/guangxi/hezhou/hezhoukejiaweiwu/2868HTML

2、广西农业信息网 http://www.gxny.govcn/web/2007-04/165359.htm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