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博拉火山
坦博拉火山(印尼语:Gunung Tambora),是印度尼西亚巴松哇岛北部活火山。海拔2821米,火山口宽11.2公里。1815年曾猛烈爆发,喷出700亿吨物质。火山灰弥漫飞扬,连续三天不散,遮黑480公里范围内的天空,造成狂风、地震和海啸,导致附近海平面上升1.4米,使坦博镇淹没于海下6米。
地理位置
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北部活火山。位于东经118.00°,南纬8.25°,海拔2851米,火山口宽11.2公里。是一座复合型火山。
1815年的一次大喷发,从4月5日持续到7月中旬,是世界上有历史记载的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指数(VEI)为7。这次火山爆发,喷入空中的火山灰和砾石估计为170万吨。当烟雾消散以后,可看到坦博拉火山已“喷掉了山顶”,其高度从4100米减为2850米。火山爆发的巨响在2500千米之外,都能听到。估计有60000人丧生。有学者考证坦博拉火山1815年大喷发前已沉睡了5000年。
火山爆发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边的松巴哇岛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它在1815年爆发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小男孩原子弹爆炸威力的6.2万倍。
1815年4月5日,在印尼中部,以松巴哇岛为中心,方圆1000多千米范围内的居民都听到了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不久消息传开,位于松巴哇岛上的坦博拉火山爆发了。爆发的火山伴着轰轰的巨响,不断向高空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后3天内将附近480千米范围内的天空完全遮黑。4月12日中午时分,在距火山几百千米以外的瓜哇岛,天空黑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坦博拉火山直到7月15日才停止喷射气体和火山灰。从火山口倾泻下来的熔岩流,在淹没了山脚下大片农田后,流入海中,激起冲天水雾。火山爆发时伴随的地震使海底地壳沉陷,引起了海啸,巨浪将位于火山旁的坦博拉镇吞没了。
这次坦博拉火山大喷发达到了VEI=7,在历史上是是少有的,喷出150~170立方千米火山灰,能量可能达到了8亿吨TNT,火山灰柱高达45公里,属于超级普林尼式喷发,全球气温平均下降0.53度,1816年全年没有夏天。
整个爆发过程中,火山上部失去了700亿吨山体,形成了一个直径达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总共有600亿吨之多,堆积厚度由近向远逐渐变薄,在距火山400千米的地方,火山灰仍有22厘米厚。
坦博拉火山高2851米,自1913年又有一次小规模喷发以来,这个创造了世界纪录的火山一直在沉睡之中,或许它在为下一次喷发积蓄着力量。
火山灰
坦博拉火山爆发时释放了大量火山灰,灰随气体主要飘向西北面,在坦博拉火山西北面1500公里外火山灰达到了1厘米厚,1000公里外火山灰5厘米厚,550公里外火山灰20厘米厚,300公里外火山灰25厘米厚,250公里外火山灰50厘米厚,150公里外火山灰有1米厚。
火山爆发影响
坦博拉火山喷发出的二氧化硫灰云高达地表上空40多公里,这比我们日常天气(下雨、下雪等)发生的地方还高许多,已经到了平流层。
天气和风在平流层中非常稳定,一旦有物质达到这个高度,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它“清除”。
这些新形成的火山灰随着气流分布到全球,它们吸收阳光,阻止太阳光线到达地面使地球变暖。
据统计,当时全球平均气温仅下降了0.4-0.7摄氏度,但事实证明,这一微小变化不仅对地球气候,而且对全球生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中就包括夏季的霜冻,以及日复一日乌云密布的天空和不正常的降雨,这导致了大面积农作物的歉收,以及疾病和饥荒的爆发。
在中国,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天气杀死了树木、水稻作物,甚至是耕作的水牛。另外,季风被打乱,导致长江流域洪水泛滥,摧毁了许多剩余的庄稼。
旅游信息
这里建成一座坦博拉火山国家公园,可供游客徒步旅行、露营。游客可以在山体边缘远足,甚至可以到火山坑中一探究竟。2016年,这里组织约60位旅客游览。坦博拉的村庄被火山喷发摧毁后重新被发现。考古学家也对这里生产的人工制品很感兴趣。旅客也可以顺便参观附近的莫约岛,那是一座无人居住的美丽岛屿,生活着野猪、黑麂。
参考资料
1816年夏天气温如此之低,是因为坦博拉火山的爆发吗?.今日头条.2022-02-23
从世界最致命火山到美丽景点 印尼坦博拉火山的前世今生.人民网.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