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朱之悌

朱之悌

朱之悌(1929.10.01-2005.01.22),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林木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林木遗传育种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中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开创者之一。

1954年,朱之悌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61年,朱之悌获原苏联莫斯科林学院博士学位。之后,朱之悌回到中国,历任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朱之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1月22日,朱之悌去世。

朱之悌曾获得中国林学会陈嵘科学基金奖、国务院黄淮海开发优秀科技奖、国家科委“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首届国家林业科技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9年10月,朱之悌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47年,朱之悌进入长沙市华益中学。1949年,朱之悌就读于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1950年,朱之悌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系,并于1954毕业。1957年,朱之悌前往苏联莫斯科林业学院就读。留学期间,朱之悌刻苦钻研,各科成绩全优,学位论文中有关核桃嫁接成活机理的发现受到导师及评委的称赞。1961年,朱之悌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961年2月,朱之悌博士毕业回到中国后,在北京林业大学担任助教。1963年2月,朱之悌成为北京林业大学的讲师。1978年2月,朱之悌成为北京林业大学的副教授。1979年,朱之悌当选为第一届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并在北京林业大学返京复校后受命着手组建林木遗传育种学科。1985年2月,朱之悌成为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1995年,朱之悌作为大会报告人受邀参加了世界林联芬兰大会。1999年,朱之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逝世

2005年1月22日,朱之悌去世。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朱之悌在解决中国造纸原料品种、基因资源保存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经过15年的努力,运用染色体替换和加倍技术,成功选育出一系列速生优质的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木材白度高、纤维长、木浆得率高,是造纸的极好原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桉北毛、黄河纸业”的设想,建议首战黄河滩,建成纸浆林基地。已推广种植2亿余株,创产值50亿元以上。同时研究出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新技术,3年可由1株扩繁至100万株,解决了毛白杨规模繁殖的世界性难题。良法与良种成功配套,为毛白杨大规模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学术论著

朱之悌在中国国内外发表论文、专著70余篇(部)。

科研成果奖励

朱之悌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级一、二等奖3项,以及国务院黄淮海农业开发奖、国家科委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等多项奖励。

人才培养

学生培养

朱之悌培养了14名博士和19名硕士,其中有8人被聘任为博士生导师,13人晋升为教授或研究员。

主编课程

朱之悌主持编写了林木遗传育种教学大纲,主编中林集团院校统编教材《林木遗传学基础》。主持了中国“数量遗传学在林木遗传育种中应用”主讲教师培训班,推动了林木数量遗传的启蒙与传播。

主要作品

期刊论文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书籍作品

部分展示

所获荣誉

部分展示

人物评价

朱之悌为中国林业科技进步、林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做出了杰出贡献。(北京林业大学 评)

朱之悌院士是中国著名的林木遗传育种学家,长期工作在科研、教学第一线,是中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开创者之一。在解决中国造纸原料品种、基因资源保存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徐匡迪 评)

参考资料

朱之悌.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5-05-02

北林学者6:林木遗传育种学家朱之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5-05-02

朱之悌(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知网.2025-05-02

林木遗传学基础.豆瓣读书.2025-05-02

毛白杨遗传改良.豆瓣读书.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