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年
林芳年(1914年4月1日—1989年7月12日),原名林精,笔名李秋华,台湾诗人、作家。他是台湾日据时期盐分地带文学作家群的一员,被后人列入“北门七子”。林芳年的弟弟林金茎是日本亚细亚大学法学博士,林芳年的外孙欧崇敬是中州科技大学副校长。
人物生平
林芳年1914年出生在台南厅萧垄支厅子龙庙。1921年入佳里兴公学校就读,1927年毕业后进入麻豆公学校高等科,1929年毕业。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专门部。1933年,林芳年应医生作家吴新荣邀请,加入“佳里青风会”,在此年发表第一首永明体《早晨之歌》于《台湾民报》。1935年,林芳年加入“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1938年与杨绸女士结婚,1939年就职于佳里街役场,1941年任佳里街役场庶务主任,直到1945年离职。
战后,林芳年曾于1946年当选佳里镇第一届镇民代表,5月参加台糖考试录用及格,派往任职台中潭子糖厂。由于语言的不适应,林芳年亦曾停笔一段期间,直到1967年左右恢复创作,开始在《自立晚报》发表中文作品。1954年派任调往埔里糖厂,在本年11月改名为林芳年。1955年任台糖三店糖厂业务课长,1964年任善化糖厂业务课长。1968年退休后转任国际纺织公司顾问。此时除文学外亦发表多篇财经专论著作。1984年获吴三连新文学特别推崇奖。1984至1989年间为林芳年又一创作高峰期。1989年7月12日上午八时十分病逝于佳里镇子龙里自宅。
主要作品
林芳年的作品广泛发表于各类期刊、杂志,包括《台湾民报》《文艺台湾》《台湾文学》《台湾新文学》等。他的作品也被收录在多部自行或后人整理出版的作品集中,如《林芳年选集》《失落的日记》《浪漫的脚印》等。此外,他的诗作也被收录在他人著作中,如陈千武主编的《陈千武译诗选集》和叶笛主编的《叶笛全集10 翻译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