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高射机枪

高射机枪

高射机枪是指口径小于20毫米的毁伤低空目标的自动连射武器。也可用于射击地面轻型装甲目标和压制火力点。

1918年11月12日,为了开发安装在飞机上使用的航空机枪,温彻斯特连发武器公司改制成了第一挺气冷式12.7mm重型机枪的样枪,进行了试射。接着,约翰·勃朗宁柯尔特公司又共同开发了高射机枪。1930年,苏联开始研制德什卡高射机枪,历经8年不断改进,最终装备于苏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曾是对抗空中威胁的主要手段。但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高速高空喷气式飞机,超过了高射机枪的打击范围,进而逐步被防空导弹所取代。

高射机枪一般由枪管、机匣、枪机、复进机、击发机、枪尾部、普通瞄准装置(用于瞄准地面目标)、高射瞄准装置、枪架等组成。按枪管数量可分为单管和多管高射机枪。对空有效射程为2000米,对地面射击一般为1000~1500米。可使用穿甲燃烧弹、穿甲燃烧曳光弹等弹种实施射击。通常以弹链供弹,射角可达90°,方向射界为360°,操作灵便,射击稳定性好,射弹穿甲能力较强。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德国的齐柏林公司从1900年起为第二帝国造了113艘军用飞艇,给英国人带来了极大的恐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大量投入使用的军用飞机。飞机的速度更快,目标更小,需要一种高火力持续性的武器来对付它。高射机枪应运而生。最早的防空机关枪其实就是给轻机枪或者重机枪套上一个环型防空瞄具,并没有太多的讲究。这种瞄具比普通的平射瞄具视野更广,尺寸更大,用于机枪手瞄准、跟踪飞机的运动轨迹以及计算射击提前量。

研制历程

1918年11月12日,为了开发安装在飞机上使用的航空机枪温彻斯特连发武器公司改制成了第一挺气冷式12.7mm重型机枪的样枪,进行了试射。接着,约翰·勃朗宁柯尔特公司又共同开发了高射机枪。后因品种太多,简化成了两种产品,即M1921 12.7mm水冷式高射机枪和M1921 12.7mm气冷式机枪,列为美国军队正式装备。1926年,勃朗宁将M1921机枪定名为‘美国勃朗宁M2重机枪”。

1930年,苏联开始研制德什卡高射机枪,历经8年不断改进,最终装备于苏军。该枪使用12.7毫米大口径子弹,射速为每分钟600发,最大射程2500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什卡除可作防空机关枪外,亦被装在轮式射架上用来支援步兵。随后苏联红军发现,操纵德什卡的士兵往往会成为敌军狙击手的重点关照对象。为了增加射手的存活率,射架的两侧被安上牢固的装甲板。

1933年,约翰·勃朗宁又在M2重机枪的基础上取消原液压缓冲器,简化机构,采用加重形枪管,改进出著名的12.7毫米口径“美国勃朗宁M2HB重机枪”一一M2HB重机枪中的“HB”就是“Heavy Barrel(重型枪管)”的缩写。M2HB重机枪有对地的型号,也有对空的型号;对空的型号又分为单管和双联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很广泛。除20世纪80年代比利时FN公司曾为提高枪管更换速度而将两耳提把改成一端提把之外,世界各国使用的M2HB重机枪一直保持原有的结构面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战期间,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曾是对抗空中威胁的主要手段。但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高速高空喷气式飞机,它们可以在上万米高空进行超音速飞机,超过了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打击范围,进而让它们逐步被防空导弹所取代。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高射机枪一般由枪管、机匣、枪机、复进机、击发机、枪尾部、普通瞄准装置(用于瞄准地面目标)、高射瞄准装置、枪架等组成。

动作原理

高射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楔闩横动式闭锁机构和击针式击发机构,单程输弹(将枪弹横向输送到弹膛正上方),双程进弹(将枪弹抽向后方再推入弹膛),弹链供弹。

弹药类型

高射机枪可以根据口径采用普通弹、穿甲燃烧弹穿甲弹曳光弹、穿甲曳光弹、穿甲燃烧曳光弹、脱壳穿甲弹、硬心穿甲弹、训练弹等。

特性

高射机枪对空有效射程为2000米,对地面射击一般为1000~1500米。可使用穿甲燃烧弹、穿甲燃烧曳光弹等弹种实施射击。通常以弹链供弹,射角可达90°,方向射界为360°,操作灵便,射击稳定性好,射弹穿甲能力较强。

相关型号

勃朗宁M2重机枪

M2HB为气冷式,全枪长1643毫米,枪管长1143毫米,全枪质量38.2千克,其中枪管质量13千克,平射用M3三脚架20千克,立柱式对空用M63枪架65.5千克。其使用110发子弹的金属弹链供弹,发射12.7x99毫米口径弹种,有效射程1800米,最大射程2500。

77式

77式高射机枪采用直接导气式(气吹式)自动原理,弹链供弹机构是基于54式高射机枪作改进,由机框带动的摇臂操作。供弹方向在左侧,使用时可以在机匣左侧挂上一个弹链箱,可装60发弹链。该枪发射54式12.7mm穿甲燃烧弹和穿甲燃烧曳光弹,前者在500米距离上命中角90度时可击穿15mm厚的钢板。

85式

85式配备一个X2放大倍率的光学瞄准镜,口径为12.7毫米,可以平射击穿平均厚度50毫米的敌军轻载武装车辆。高射机枪的射速高达每分钟600-750发,有效射程是1600米,可以在火炮同轴机枪的配合下对地面步兵进行有效火力压制。

服役情况

M2HB型机枪从1933年到1946年总产量约为200万挺。在停产25年后的1979年,由美国麦尔蒙特公司恢复生产,当年美国军队即定购18822挺。在美英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以及此后长期对阿富汗、叙利亚等国家的军事行动中,搭载M2HB重机枪的美国装甲车队成为标配模式,美军的几代士兵都对其很有感情,亲昵地称M2HB重机枪为“Ma Deuce”,即所谓的“老干妈”。至20世纪90年代,除美国外,世界上已有超过90多个国家和地区装备这种重机枪。虽然与其同时代的其他火炮枪械早已退役,走进了历史博物馆,但这位“老干妈”已经年近90岁高龄,却依旧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

77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高射机枪,在1971年开始研制,1977年设计定型,1980年生产定型。该枪的研制目的是要取代较重的54式高射机枪(仿DShKM),虽然称为高射机枪,但实际上很重视平射功能,而且特别要求重量要轻,能够方便地由步兵转移。该枪于1977年设计定型,1980年生产定型,并开始装备部队。54式高射机枪由于重量太大,为团属装备,没有汽车或骡马很难由人力长距离移动。而77式高射机枪因为重量上要轻得多,装备到营属机枪连,大大加强了中国军队的地面火力。但77式高射机枪的重量仍然是偏大,而且精度上也未如理想,服役后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很快就研制了85式高射机枪来取代它。

实战运用

为了提高机动作战能力,美国军队先后出动了7000多架UH-1直升机,用于运送伤员,巡逻、侦查,以及围剿北越游击队。在越南战争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休伊直升机三五成群地在丛林上空盘旋,舱门射手操纵机关枪对着树林四处扫荡。而北越人民军每个步兵师都有各自直辖的防空营,除此之外每个团还增设一个防空连(9挺德什卡)。休伊直升机的升限是5900米。但在植被茂密的越南战场,实际飞行高度根据任务要求的不同,不过是2000米、900米,甚至更低。这就给德什卡高射机枪很大的发挥空间。每当直升机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声传来,埋伏在树林里的北越游击队会抓住时机,对着低空飞行的敌机疯狂输出。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军队损失各型号UH-1直升机约2500架,对应的飞行员死亡人数为2202人。这些大部分是德什卡的战绩。

2022年11月23日,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表示向乌克兰提供的最新一批价值4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中,除了“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哈姆”反辐射导弹和155毫米精确制导炮弹等先进武器外,还包括了150挺带有热成像瞄准器的高射机枪和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五角大楼表示:“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的导弹和无人机攻击,增加乌克兰的防空能力仍然是当务之急。NASAMS和高射机枪将帮助乌克兰应对这些紧迫威胁。”

参考资料

中国高射机枪一瞥.响水日报.2024-02-07

“地对空”有多大胜算?明明打不到战机,为何还装高射机枪?.百家号.2024-02-07

高射机枪能帮乌克兰对付俄无人机?专家:防御范围非常有限.新华网.2024-02-07

武器纵横:美军M2HB式重机枪已服役86年(组图).新浪新闻.2024-02-07

77 式高射机枪.枪炮世界.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