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汤富酬

汤富酬

汤富酬,男,1998年及2003年分别获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理学学士、博士学位。2004年-201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Gurdon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 (BIOPIC中心) 研究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2016年8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11月获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21年9月13日,获第三届“科学探索奖”。

个人经历

汤富酬教授,现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BIOPIC 中心教授。2010 年回国在北京大学组建自己的实验室,主要从事人类早期胚胎以及生殖系细胞发育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国际前沿的成果。在国际上率先系统发展了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体系,开启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时代,建立了单细胞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单细胞 脱氧核糖核酸 甲基化组高通量测序、单细胞染色质状态组高通量测序、单细胞多组学平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并利用这一技术体系对人类早期胚胎以及生殖系细胞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发现了人类早期胚胎以及生殖系细胞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网络的重要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例如,发现人类植入前胚胎的DNA甲基化重编程过程是基因组全局大规模去甲基化和重要基因组区域从头加甲基化之间复杂动态平衡的结果。还发现了人类胚胎生殖细胞异步发育过程中的全部重要阶段和关键节点以及生殖细胞-微环境细胞之间的协同发育关系,深化了对人类早期胚胎和生殖系细胞发育以及表观遗传重编程过程的认识。发表论文 70 余篇,其中 50 余篇论文是以通讯(或者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Cell(2013;2015),Nature(2014;2016;2018),Science(2015;2018),Cell Stem Cell(2014;2017a;2017b;2017c;2018),Nature Genetics(2018),Nature Cell Biology(2018a;2018b),Genome Research(2013)等国际学术期刊上。文章已经被引用 8000 多次。其中两项研究工作获评 2014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 2015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汤富酬教授 1998 年获得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系学士,2003 年获得该系博士学位。2010 年在北京大学 BIOPIC 组建的实验室在人类早期胚胎以及生殖系细胞表观遗传学重编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担任《科学通报》英文版编委(2014-2017)、Genome Biology编委、Open Biology编委。2013 年获得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 2016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还获得吴杨奖基础医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普洛麦格生物化学奖、转化医学创新奖、顾孝诚讲座奖等奖励。多次受邀参加AGBT(Advances in Genome Biology \u0026 Technology)、ISSCR(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em Cell Research)、ICHG(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uman Genetics)、Gordon Conference、AACR(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HCA(Human 细胞 Atlas)等国际知名学术大会并作受邀报告。还组织并主持了冷泉港亚洲单细胞基因组学前沿国际会议(2016;2018)。

汤富酬课题组在 ICG 主要从事人类早期胚胎各主要器官以及生殖系细胞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技术体系,以深化对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网络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的理解,促进解决相关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1994 - 1998 本科, 遗传学, 北京大学

1998 - 2003 博士, 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

2004 - 2010 英国剑桥大学Gurdon研究所,博士后

2010 - 现在 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

2015 - 现在 研究员,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2017 - 现在 教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

获得荣誉

2018年,荣获第十九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

2018, "人类胚胎发育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项目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2017, 拜尔学者奖

2016,第九届谈家生命科学创新奖

2016,第二届普洛麦格生物化学奖

2016,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

2016,“揭示人类原始配子基因表达与表观遗传调控特征”项目成果入选“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5,“顾孝诚讲座奖”

2015,“精确推演母源基因组信息”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

2021年9月13日,获第三届“科学探索奖”(生命科学)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以及成体中的关键种类的细胞,对各种干细胞进行深入研究是理解哺乳动物发育、生长机制的关键,也是将干细胞应用于临床再生医学、治疗人类疾病的前提。

课题围绕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多能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性调控的分子机理,特别是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以及相关的原始配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重编程机理。

利用单细胞功能基因组学分析技术(单细胞 核糖核酸Seq 转录组分析技术、单细胞 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组测序技术、单细胞多组学平行测序技术等),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少量细胞染色体免疫共沉淀高通量测序技术、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小鼠胚胎显微操作技术和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等技术在单细胞和单碱基分辨率深入分析人类早期胚胎、生殖系细胞、以及多能性干细胞中基因表达网络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

代表性论文

参考资料

50位青年学者获第三届“科学探索奖”!每人奖金300万元—新闻—科学网.科学网.2021-09-13

北京大学汤富酬、崔一民、周德敏荣获第十九届吴杨奖.北医新闻网.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