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风俗令
《整齐风俗令》是东汉文学、政治家曹操所做的一篇散文,出自《魏志·武帝纪》。
作品原文
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议,张匡谓之左道: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
(《魏志·武帝纪》,又《文馆词林》六百九十五)
创作背景
曹操领冀州牧,建安十年(205年)九月,下令整顿社会风气,企图革除社会弊病。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亳州市)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东魏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曹操”,庙号“太祖”。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