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琴一号

天琴一号

天琴一号(全称:“天琴一号”技术验证试验卫星)是中山大学罗俊团队研制的卫星,该卫星将对高精度空间惯性传感器、无拖曳控制技术、微牛顿量级的推进技术、激光干涉仪等核心技术开展在轨验证。

“天琴一号”在轨验证技术指标超过预期目标。

研制历程

2014年,罗俊团队提出“天琴计划”,计划在10万公里高度的地球轨道上,部署3颗卫星组成臂长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建成空间引力波科学探测系统。

2018年4月,“天琴一号”技术验证试验卫星计划通过了教育部、航天科工集团组织建议书评审。

2019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表示:位于珠海市的“天琴一号”地面观测台站已经基本建成,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即将运行。位于深圳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进入可研阶段。“天琴一号”技术验证试验卫星预计2019年年底前发射。

北京时间2020年8月21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经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刊发“天琴一号”试验卫星第一轮实验结果。文章称,实验结果显示“天琴一号”在轨验证的所有技术指标不仅超过任务预期目标,也超过中国国内同类技术的最高水平,部分技术指标比国内现有指标提高两个量级及以上。

主要功能

天琴一号将对高精度空间惯性传感器、无拖曳控制技术、微牛顿量级的推进技术、激光干涉仪等核心技术开展在轨验证。

社会价值

2022年3月消息,“天琴一号”卫星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中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这一数据,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德后第三个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的国家。

卫星参展

2022年11月13日消息,“天琴一号”卫星亮相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参考资料

【科学网】“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会议聚焦“天琴计划”.中山大学.2019-03-10

“天琴一号”在轨验证技术指标超过预期目标.中新网.2020-08-23

“天琴”立功!这颗由华中大参与研制的卫星测得重要数据.今日头条-长江日报.2022-03-16

“天琴一号”卫星亮相中国航展 展示我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方案.今日头条-北青网.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