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友
方金友,1966年5月生于安徽桐城,中共党员,1988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管理学系,获经济学士。现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同时担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他还是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安徽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个人简介
1988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管理学系,获经济学士学位。1999年1月,到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从事经济学研究工作。2000年10月,转到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2006年11月,被聘任为社会学研究室主任;2008年12月,被评为经济社会学副研究员。2012年3月,被聘任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2015年12月,被评为网络社会学研究员;2018年9月,被聘任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研究方向与个人成就
经济社会学研究
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1998)中的“落儿岭村、盐铺村、钱庙村”子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199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研究”(2003)等。
发表论文主要有:《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9)、《中产阶级的演变及社会功能》(《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当代安徽社会阶级阶层的演进》(《安徽史学》2010年第3期,获2009—2010年度安徽省社科文艺类三等奖)。
合撰著作主要有:《家庭投资理财1000问》(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获2003年度华东地区科技类图书二等奖)、《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获2003—2004年度安徽省社科文艺类三等奖)、《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获2005—2006年度安徽省社科文艺类荣誉奖)。
网络社会学研究
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博客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研究”(2010)、“新浪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研究”(2014年)”,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微传播的舆情分析与治理路径研究”(2016)。承担完成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网络舆情的善治路径研究”等。
发表论文主要有:《博客舆情的传播社会学分析》(《学术界》2012年6期)、《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治理路径探究》(《学术界》2013年第7期)、《西方网络民主发展图景》(《国际论坛》2013年第4期)、《博客舆情的群体属性与传播模式》(《江淮论坛》2013年第6期)、《网络社会的嬗变进程与基本特征》(《学术界》2014年第9期)、《微传播的时代背景与主要特征》(《学术界》2016年第9期)等。
合撰著作主要有:《博客舆情的分析与研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新媒体传播与舆论引导》(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应用对策研究
先后承担并完成安徽省文化基金项目“信用安徽建设研究”“安徽省经济蓝皮书系列”“安徽省社会建设蓝皮书系列”“安徽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等。
主持省级横向课题主要有: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科技支撑安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安徽省社科创新发展重大课题“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与长三角合肥副中心建设研究”、安徽省社科院”重点课题“构建和谐安徽必须高度民主关注就业”等;主持市级招标课题主要有:合肥市“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铜陵市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铜陵市养老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
合写的论文《建设现代“信用安徽”》获2003年安徽省政府建设“信用安徽”征文一等奖,撰写的研究报告被安徽省领导多次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