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壸寺
太寺,位于陕西泾阳县城二条街中段,是陕西关中有名的古寺院。2003 年太壸寺大殿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北周时改为佛寺,名“惠果寺”。
杨坚时,改为“中兴禅寺”。
唐开元年间改称“太壸寺”。
唐天宝年间重修,其时与青龙寺齐名。
金、元、明各代均有修缮。
清同治元年,太壸寺毁于“同治回乱”,仅剩下一间大殿。
1932年,佛教居士朱庆澜将军在其主持的华洋义赈会募集到的修筑泾惠渠的捐款中拿出一小部分,交付泾阳佛教会修补了太壸寺大殿,并将一些珍贵文物藏于大殿之后。
建筑结构
七架梁,抬梁式结构,歇山式屋顶,顶施灰布纹筒、板瓦,檐施沟头滴水。柱头斗拱为五踩重昂。转角斗拱为七踩三层,补间斗拱为五踩重昂一朵。
参考资料
遗落在陕西咸阳小县城的小寺,历史价值很高的明代建筑,名字经常被念错.凤凰网.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