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时食戒
非时食戒是佛教术语,属于比丘九十波逸提之一,旨在禁止比丘在规定时间之外进食。
相关简介
据《五分律》记载,佛陀在王舍城时,尚未制定非时食戒。当时,一位名为迦留陀夷的比丘穿着杂色衣服,在黑暗中乞食。他向一位怀孕的妇女表明自己是沙门而非毗舍遮(鬼名),但仍被她误认为是鬼怪。这位比丘的行为引起了其他长老比丘的关注,他们将此事报告给了佛陀。佛陀因此对迦留陀夷进行了批评,并制定了非时食戒,规定如果比丘违反这一戒律,将会受到惩罚。
非时食戒的意义在于切断众生轮回的因果关系,使比丘的生活方式与三世诸佛保持一致。《四分律行事钞》中提到,《经中说》有云:“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陀通过制定非时食戒,希望比丘们能够遵循这种饮食规律,以达到净化身心的目的。
参考资料
非时食戒.非时食戒.2024-11-05